小儿鼻炎与感冒在症状、病因、病程及治疗护理等方面有区别,鼻炎有小儿鼻炎等不同类型,症状、病因、病程各异,治疗护理需针对不同类型,感冒一般具自限性,治疗护理以对症为主,家长需观察小儿病情,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小儿感冒:除了有流涕、鼻塞等症状外,常伴有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体温可波动,一般感冒病程相对有自限性,通常在1-2周左右症状会逐渐缓解,若合并细菌感染等情况病程可能延长。
病因
小儿鼻炎:
过敏性鼻炎:多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使小儿具有过敏体质,环境中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接触后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鼻炎发作。
感染性鼻炎:病毒、细菌等感染可引起,例如病毒感染如鼻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等感染鼻腔黏膜后引发炎症。
非过敏性非感染性鼻炎:可能与鼻腔结构异常、气候变化、刺激性气体等因素有关,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等可能影响鼻腔通气引流引发炎症,冷空气刺激等也可导致鼻腔黏膜反应性改变出现鼻炎症状。
小儿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等途径侵入小儿呼吸道,引发上呼吸道炎症反应,在小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时更易发生,比如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患感冒,而且生活中接触病毒的机会较多,如在人群密集场所等。
病程
小儿鼻炎:病程可长可短,过敏性鼻炎呈反复发作性,可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若能有效规避过敏原并进行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但易再次复发;非感染性鼻炎如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脱离不良环境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但若持续接触不良因素则病程迁延;感染性鼻炎如病毒感染引起的,部分可在1-2周左右逐渐好转,但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病程相对更长些。
小儿感冒:一般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在1周左右可自愈,但如果小儿体质较弱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病程可能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比如合并支气管炎、肺炎等情况时,病程会明显延长。
治疗与护理原则
小儿鼻炎:
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室内定期清洁除尘螨、花粉季减少外出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小儿年龄等情况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等;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儿还可考虑免疫治疗等。护理方面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小儿接触刺激性气味等。
感染性鼻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缓解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洗鼻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选用抗生素要依据药敏等情况,同时注意小儿用药后的反应等。护理上要让小儿多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非过敏性非感染性鼻炎: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矫正鼻腔结构异常等,护理上要注意避免小儿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鼻腔清洁等。
小儿感冒: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咳嗽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等;同时让小儿多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护理时要密切观察小儿体温、精神等情况变化,注意根据天气增减衣物等。
总之,小儿鼻炎与感冒在症状、病因、病程及治疗护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病情表现,若小儿出现相关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