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由听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与噪音、内耳缺血等现代医学因素相关,有单侧发病、特定声音及听力检查异常等症状;肾虚耳鸣是中医概念,分肾阴虚和肾阳虚,有相应整体体质表现,与长期劳累等有关;两者医学范畴、病因机制、症状表现侧重点不同,但可能相互影响,临床可并存,需综合现代医学和中医知识评估诊断,不同年龄性别及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判定时思路有别但基本一致,要纳入相关因素考虑。
一、神经性耳鸣的判定
神经性耳鸣是由听觉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的耳鸣。
病因相关:常与噪音暴露、内耳缺血、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使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噪音环境工作的人群,患神经性耳鸣的风险增加;使用某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可能出现神经性耳鸣。
症状特点:多为单侧发病,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高调蝉鸣声、嗡嗡声等,可伴有听力下降、眩晕、耳闷等症状。听力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纯音测听等检查可发现听阈改变,如高频听力下降等。
二、肾虚耳鸣的判定
肾虚耳鸣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判定需结合中医理论。
中医辨证角度:从中医理论来看,肾开窍于耳,肾虚时可出现耳鸣。一般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肾阴虚型耳鸣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肾阳虚型耳鸣常伴有腰膝冷痛、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表现。同时,中医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整体体质、病史、生活方式等综合判断,比如长期过度劳累、性生活不节等可能导致肾虚,进而引发耳鸣。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医学范畴:神经性耳鸣属于现代医学的范畴,基于解剖、生理、病理等现代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分析;肾虚耳鸣是中医的概念,依据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来判断。
病因机制:神经性耳鸣主要与现代医学的耳部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等因素相关;肾虚耳鸣主要与中医的肾的精气不足、阴阳失调等有关。
症状表现侧重点:神经性耳鸣更强调耳部及神经系统相关的检查异常和具体的声音特征等;肾虚耳鸣更侧重于中医整体的体质表现和辨证相关的症状群。
联系
可能相互影响:某些情况下,长期的神经性耳鸣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而从中医角度考虑可能会导致肾虚的情况;而肾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耳部的功能状态,从而诱发或加重耳鸣症状。例如,长期饱受耳鸣困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等情况,从中医角度看可能会损伤肾气,导致肾虚耳鸣的加重;而本身有肾虚的人群,耳部的气血运行等可能受到影响,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耳鸣症状。
在实际临床中,有时可能会出现两者并存的情况,需要医生综合现代医学和中医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其发生耳鸣后判定神经性耳鸣或肾虚耳鸣的思路基本一致,但在考虑病因及治疗的耐受性等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出现耳鸣,一般首先考虑是否有感染等现代医学相关因素导致的神经性耳鸣等情况;而老年人群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的身体状况,从中医角度判断是否存在肾虚等情况导致耳鸣。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吸烟饮酒等人群,在判定耳鸣类型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同时影响现代医学的身体机能和中医的脏腑功能,从而影响耳鸣的判定和后续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