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女性,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可单发或多发,多数无症状,部分有月经改变等表现,检查常用妇科超声等,治疗根据情况选择;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较小无症状可观察,有症状以手术为主,两者在定义病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原则上均有差异。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好发于30-50岁育龄女性,病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肌瘤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
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可分为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为良性病变,宫颈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等因素相关。
二、临床表现差异
子宫肌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还可出现腹部包块,当肌瘤较大时可在下腹部摸到实性包块;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出现便秘等;白带增多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育龄女性可能因肌瘤影响生育,出现不孕或流产等情况;围绝经期女性肌瘤可能有萎缩趋势,但也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症状波动。
子宫息肉:较小的息肉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息肉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息肉患者可能出现性生活后出血等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不同年龄患者中,育龄女性出现月经异常等症状可能对生育计划产生影响,老年女性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时需警惕恶性病变可能。
三、检查方法区别
子宫肌瘤:妇科超声是常用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肌瘤的大小、数目、部位等;磁共振成像(MRI)对肌瘤内部结构显示更清晰,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肌瘤情况,同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考虑其身体状况,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检查时要评估耐受性。
子宫息肉:妇科超声可发现宫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团;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息肉的金标准,不仅能明确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还可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摘除术;宫颈息肉通过妇科检查即可发现,可见宫颈口有单个或多个鲜红色、质软易碎的肿物。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宫腔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尤其是老年患者宫颈可能较硬,操作要轻柔。
四、治疗原则不同
子宫肌瘤: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大小、数目等综合考虑。无症状的肌瘤一般不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有症状的肌瘤可考虑药物治疗,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缩小肌瘤体积,为手术创造条件;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选择有差异,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倾向于保留子宫的肌瘤切除术,而近绝经期或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能选择子宫切除术。
子宫息肉:较小的、无症状的息肉可暂时观察;有症状的息肉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行息肉摘除术,宫颈息肉可在门诊进行摘除,子宫内膜息肉多在宫腔镜下进行摘除术。对于年轻患者,手术时要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宫腔内膜的损伤;对于绝经后复发的息肉需警惕恶变可能,要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