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等引起,有感染和过敏等病因,有眼部发红、分泌物增多、刺激症状等表现,通过询问症状、眼部检查等诊断,与其他眼部疾病鉴别,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过敏用抗过敏药治疗,护理要清洁眼部、休息隔离、避免刺激,要注意手部卫生、环境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来预防。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儿童如果不注意手部卫生,用手揉眼睛,就容易让细菌侵入结膜引发感染。比如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儿童之间密切接触,很容易相互传染细菌性红眼病。
病毒感染:腺病毒是引起病毒性红眼病的常见病原体。病毒性红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水源等传播,在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容易造成暴发流行。
2.过敏因素:儿童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也可能引发红眼病。过敏体质的儿童在接触过敏原后,眼部结膜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眼睛发红、瘙痒等症状。
二、症状表现
1.眼部发红:双眼或单眼结膜明显充血发红,这是最典型的症状之一。
2.分泌物增多: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分泌物多为脓性或黏液脓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分泌物多为水样或浆液性。儿童会感觉眼睛有异物感,经常不自觉地用手去揉眼睛,导致分泌物增多更加明显。
3.眼部刺激症状:儿童可能会出现眼睛瘙痒、疼痛、怕光、流泪等症状,影响正常的视物和生活。
三、诊断与鉴别
1.诊断方法:医生通常会通过询问儿童的症状、眼部检查(如观察结膜的形态、颜色、分泌物情况等)来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病原学检查,如取分泌物进行涂片或培养,以明确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
2.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一些眼部疾病进行鉴别,如角膜炎。角膜炎除了眼部发红等症状外,还可能有视力下降等更明显的表现;还有沙眼,沙眼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有其自身独特的眼部表现和病史特点等,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病史询问可以进行鉴别。
四、治疗与护理
1.治疗原则: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一般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抗病毒眼药水等。对于过敏引起的红眼病,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的眼药水等。
2.护理要点
眼部清洁: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儿童眼部的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但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毛巾等用品要专人专用。
休息与隔离: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是传染性的红眼病,要注意隔离,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传染给他人。
避免刺激:要避免儿童用眼过度,不要让儿童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同时要避免强光、烟尘等对眼睛的刺激。
五、预防措施
1.注意手部卫生:教育儿童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要及时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2.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花粉等过敏原的积聚。对于集体场所,如幼儿园等,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3.避免接触传染源:如果周围有红眼病患者,要尽量让儿童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不要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儿童红眼病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眼部发红、分泌物增多等疑似红眼病的症状,要及时带儿童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红眼病的传播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