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产后感染(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胎膜早破时间长及剖宫产术后无菌操作不严、切口护理不当等)、宫腔内手术操作感染(人工流产术、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术时操作不规范等)、性生活因素(不洁性生活、过早或过于频繁性生活)、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盆腔炎、阑尾炎等蔓延)及其他因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长期用抗生素、机体抵抗力下降等)。
一、产后感染
分娩过程相关因素:足月分娩后,如产妇产程过长、胎膜早破时间较长,细菌容易侵入宫腔引发感染。例如,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胎膜早破后,外界细菌可通过宫颈口进入宫腔,而产程过长会使产妇身体抵抗力下降,更易遭受细菌侵袭。
剖宫产相关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是细菌容易滋生的部位。如果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者产妇术后切口护理不当,细菌就可能通过切口侵入子宫,引发子宫内膜炎。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等情况时,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几率更高。
二、宫腔内手术操作感染
人工流产术: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手术器械需要通过宫颈进入宫腔,这个过程可能会损伤宫颈和子宫内膜,为细菌的入侵打开门户。如果手术环境不达标,或者手术者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导致宫腔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例如,手术中器械消毒不彻底,就会将外界细菌带入宫腔,引起感染。
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术: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时,同样可能破坏宫腔的防御机制。如果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或者术后患者卫生护理不当,细菌就有可能侵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尤其是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进行此类操作,感染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三、性生活因素
不洁性生活:不注意性生活卫生,如性生活前双方没有清洁生殖器官等,容易将外界细菌带入阴道,进而上行感染至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子宫内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多种病原体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
过早开始性生活或性生活过于频繁: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早开始性生活会使生殖系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性生活过于频繁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
四、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盆腔炎:盆腔内其他器官的炎症,如输卵管炎、宫颈炎等,可直接蔓延至子宫内膜。例如输卵管炎,炎症可通过输卵管与宫腔的相通关系,蔓延至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炎。
阑尾炎:阑尾与子宫、输卵管等器官位置较近,当阑尾炎发作时,炎症可波及邻近的子宫附件,进而影响到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尤其是阑尾穿孔时,炎症扩散的风险更高。
五、其他因素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细菌可逆行感染至子宫内膜,引发子宫内膜炎。
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菌群失调,有利于某些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几率。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耐药菌的滋生,引发感染。
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情况时,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此时细菌更容易侵入宫腔并生长繁殖,引发子宫内膜炎。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