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纵隔手术常见宫腔镜下和腹腔镜下两种方式,术前均需做好准备,术后有一般护理、阴道出血及感染观察、月经恢复及妊娠相关注意事项,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考虑,年轻未育者重保子宫功能,有生育史者需个性化方案,合并基础疾病者术前控制、术后兼顾管理。
术前准备:手术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白带常规等,以排除手术禁忌证。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等,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有阴道炎症的患者,需先治疗炎症,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
手术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扩张宫颈至适当大小,将宫腔镜经宫颈管置入宫腔,观察子宫纵隔的形态、长度及宽度等情况。然后使用宫腔镜下的电切环,从纵隔的游离端开始,逐步向宫底方向电切,将纵隔组织切除,切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子宫肌层的完整性,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切除完成后,可使用球囊导管压迫止血,球囊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一般压迫24-48小时后取出。
腹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
术前准备:同样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患者需禁食禁水6-8小时,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
手术步骤:患者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在脐部做一个1cm左右的切口,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然后放入腹腔镜,观察子宫的形态。在双侧下腹部各做一个0.5-1cm的切口,放入操作器械。通过腹腔镜观察子宫纵隔的情况,用超声刀等器械将纵隔组织逐步切除,切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手术结束后,冲洗腹腔,去除气腹,缝合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及恢复
术后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需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量等,一般术后1-2天可拔除尿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阴道出血及感染的观察:术后患者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持续1-2周。要注意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等,如果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
月经恢复及妊娠相关情况:术后月经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一般在1-3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需要监测子宫恢复情况,一般建议在术后6-12个月再考虑妊娠。在妊娠前需要进行孕前检查,评估子宫情况,妊娠后要密切监测,预防流产、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考虑
年轻未育女性:对于年轻未育女性行子宫纵隔手术,要更加注重保留子宫的功能,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子宫肌层的损伤,以提高术后的妊娠几率。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备孕,如监测排卵、补充叶酸等。
已有生育史但仍有再生育需求的女性:这类患者行手术时,除了考虑子宫恢复外,还要结合其既往生育情况,如既往分娩方式、有无剖宫产史等。术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备孕及妊娠监测方案。
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血压等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在护理和康复过程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