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痉挛有疼痛相关、排尿相关及其他伴随症状。疼痛相关有下腹部突发性痉挛性疼痛及放射至会阴部、尿道的疼痛;排尿相关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其他伴随症状包括严重时的血尿及可能出现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出汗等。
一、疼痛相关症状
下腹部疼痛:膀胱痉挛时,患者常可出现下腹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多为突发性、痉挛性的。例如,在膀胱术后的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下腹部的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轻的可能仅表现为下腹部的隐痛、胀痛,重的则可为较为剧烈的绞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感受疼痛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更为敏感一些。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膀胱痉挛引发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会更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会阴部及尿道疼痛:疼痛还可放射至会阴部及尿道,导致会阴部坠胀不适,尿道有刺痛感等。这种放射痛是由于膀胱与周围组织、神经的关联所致。在儿童患者中,由于表述能力相对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用手搔抓会阴部等异常行为来提示存在疼痛不适。
二、排尿相关症状
尿频: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排尿感觉,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膀胱痉挛时,膀胱的正常储尿功能受到影响,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刺激膀胱产生排尿反射。例如,正常情况下膀胱储存一定量尿液才会有尿意,而膀胱痉挛时,可能膀胱内尿液量稍少就会引发尿意,导致尿频。不同年龄的人群尿频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排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加,而成年患者可能会频繁地往返于厕所。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膀胱痉挛引起的尿频可能会更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尿急:患者往往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尿急与尿频常常同时出现,是由于膀胱痉挛导致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使得尿液迅速积聚,患者难以忍受,急需排尿。在女性患者中,尿急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比如在社交场合等可能会陷入尴尬境地。对于老年患者,尿急可能会增加其发生尿失禁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排尿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变细、间断等。这是因为膀胱痉挛时,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功能紊乱,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在一些前列腺增生等病史的患者中,膀胱痉挛可能会加重排尿困难的程度,使原本就存在的排尿不畅症状更为明显。儿童患者如果出现排尿困难,可能会表现为哭闹、排尿时用力等表现。
三、其他伴随症状
血尿:严重的膀胱痉挛可能导致膀胱黏膜受损,从而出现血尿。尿液中可出现红细胞,表现为尿液颜色发红。血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血尿可能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重度血尿则尿液可呈明显的红色。对于有泌尿系统结石等病史的患者,膀胱痉挛引发血尿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结石本身就可能损伤尿路黏膜,再加上膀胱痉挛的刺激,更容易导致出血。不同年龄患者血尿的观察和处理有所不同,儿童血尿需要更加谨慎地排查原因,避免延误病情。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出汗等。这是因为膀胱痉挛作为一种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例如,交感神经兴奋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表现。在老年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本身可能就相对较弱,膀胱痉挛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