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突然失明的常见病因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病机制与基础疾病、诱因相关,表现为视力突然无痛性丧失等)、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表现为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等)、急性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感染等相关,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与血管病变相关,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等)、玻璃体积血(发病机制与多种眼部情况相关,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等)、颅内病变(发病机制与颅内病变影响视觉通路相关,表现为视力下降伴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检查,有基础疾病人群应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眼部检查预防。
一、视网膜动脉阻塞
1.发病机制: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分支动脉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是引起双眼突然失明的紧急情况之一,常见于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生活方式上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管痉挛等是常见诱因。
2.临床表现:一眼发病后另一眼也可能迅速受累,表现为视力突然无痛性丧失,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等。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
1.发病机制: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可由血管壁改变、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年龄上中老年多见,高血糖、高血脂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高凝状态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2.临床表现:视力不同程度下降,可伴有眼底出血、静脉迂曲扩张等表现,双眼发病时可先后或同时出现视力下降情况。
三、急性视神经炎
1.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感染病史者易患,生活中劳累、感冒等可能诱发,炎症导致视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2.临床表现: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球转动时疼痛,眼底检查可能发现视乳头水肿等。
四、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发病机制:供应视神经的血管发生缺血,导致视神经缺血性损害,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患者,年龄以中老年人为主,血管硬化、血流灌注不足是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视力突然下降,可伴有视野缺损,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等表现。
五、玻璃体积血
1.发病机制:视网膜血管破裂等原因导致血液进入玻璃体腔,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外伤等情况,糖尿病患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有眼外伤史者则无特定年龄限制,高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而增加玻璃体积血风险。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前可见黑影飘动等,大量积血时视力可严重下降甚至仅存光感。
六、颅内病变
1.发病机制:如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等病变影响视觉传导通路,可导致双眼视力突然下降,颅内肿瘤多见于成年人,脑血管意外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等生活方式及既往脑血管病史会增加风险,肿瘤压迫或血管病变影响视觉相关神经结构。
2.临床表现:除视力下降外,可能伴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肢体活动障碍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双眼突然失明是较为严重的眼部急症,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及全身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头颅CT或MRI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预防双眼突然失明等严重眼部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