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有不同年龄段的诊断标准,新生儿期足月儿出生后2周内Hb<130g/L、早产儿1周内Hb<110g/L等为贫血诊断标准;婴幼儿及儿童期6个月-5岁Hb<110g/L、6-14岁Hb<120g/L可诊断贫血,且分为轻度(正常下限-90g/L)、中度(60-89g/L)、重度(30-59g/L)、极重度(<30g/L),明确贫血后还需进一步查找病因,不同年龄段、性别等贫血常见病因不同,需综合因素查找病因以针对性治疗。
一、不同年龄段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一)新生儿期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Hb)<130g/L可诊断为贫血。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水平在出生后会有一个生理下降的过程,之后逐渐上升,在出生后2周内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以这个值作为诊断标准能准确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贫血情况。早产儿由于自身发育特点,出生后1周内Hb<110g/L、1-4周时Hb<100g/L可诊断为贫血,这是考虑到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相对更不成熟,其贫血的判断标准与足月儿有所不同。
(二)婴幼儿及儿童期贫血诊断标准
1.6个月-5岁儿童:Hb<110g/L可诊断为贫血。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生长发育较快,对铁等造血原料的需求相对增加,如果摄入不足等情况容易发生贫血,以Hb<110g/L作为诊断标准能及时发现儿童的贫血问题。
2.6-14岁儿童:Hb<120g/L可诊断为贫血。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也相应提高,所以此阶段以Hb<120g/L作为贫血的诊断标准。
二、贫血程度的划分
(一)轻度贫血
血红蛋白值在正常下限-90g/L之间。对于小儿来说,轻度贫血时可能症状不太明显,部分孩子可能仅表现为稍微活动后有点面色稍苍白等情况,但一般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引起重视,查找贫血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中度贫血
血红蛋白值在60-89g/L之间。中度贫血时,小儿可能会出现面色、甲床、睑结膜等明显苍白,活动后容易出现气促、心悸等表现,身体的代偿功能开始发挥作用来适应贫血状态。
(三)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值在30-59g/L之间。重度贫血时,小儿症状较为明显,面色苍白非常显著,活动后气促、心悸等症状加重,还可能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身体的代偿机制已经难以完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四)极重度贫血
血红蛋白值<30g/L。极重度贫血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小儿会出现严重的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表现,身体各器官已经受到明显影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必须立即采取紧急的医疗干预措施。
三、贫血病因诊断相关内容
在明确小儿贫血诊断后,还需要进一步查找病因。例如,对于婴幼儿贫血,常见病因有缺铁性贫血,多与铁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快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检测血清铁、铁蛋白等指标来辅助诊断;还有可能是溶血性贫血,需要进行相关溶血指标的检查,如红细胞脆性试验等;对于儿童期贫血,除了缺铁性贫血外,还可能有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贫血,需要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地中海贫血等情况。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小儿,其贫血的常见病因也有所不同,比如青春期女孩可能因月经失血等原因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准确查找贫血的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