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胃肠炎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状态改变,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脱水表现,婴幼儿易症状重且易脱水,男童女童症状表现无明显差异,不洁饮食史者易引发,有基础疾病者病情更复杂。
一、消化道症状
(一)呕吐
小孩急性胃肠炎时,呕吐较为常见。多为突然发生,呕吐物往往是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胃蠕动紊乱,胃内容物反流排出。例如一些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如诺如病毒感染,呕吐症状可能比较明显,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频繁吐奶,而较大儿童则可出现明显的呕吐发作。
(二)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是急性胃肠炎的典型表现之一。大便的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腹泻的原因是肠道黏膜受到炎症损伤,吸收功能障碍,分泌增加,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特点略有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可能会出现黏液脓血便,而病毒感染引起的多为稀水样便。比如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腹泻次数较多,大便中可能带有少量黏液。
二、全身症状
(一)发热
部分小孩患急性胃肠炎时会出现发热症状。发热程度可轻可重,轻的可能是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重的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原体感染肠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发热。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发热较为常见,多为中等度发热。
(二)精神状态改变
小孩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改变。这是因为急性胃肠炎导致身体不适,同时可能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影响了小孩的整体状态。如果小孩精神差,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严重腹泻导致脱水的患儿,除了有明显的口渴、尿量减少等表现外,精神状态往往不佳,显得倦怠无力。
三、其他伴随症状
(一)腹痛
小孩可能会诉说腹痛,腹痛的部位多以脐周为主,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表现为隐痛,有的可能较为剧烈。腹痛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引起肠道痉挛所致。不同病因引起的腹痛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如细菌性痢疾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除了有腹泻、脓血便外,腹痛相对较明显,且可能有里急后重感(即有排便不尽感)。
(二)脱水表现
1.口渴:小孩会频繁要求喝水,这是身体缺水的一种表现,提示需要补充水分。
2.尿量减少:与正常情况相比,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尿液颜色变深。这是因为机体为了减少水分丢失,肾脏重吸收水分增加,导致尿量减少。例如一个平时每天排尿6~8次的小孩,患急性胃肠炎后,1天排尿次数可能减少到2~3次,且尿液颜色发黄。
3.皮肤弹性差:用手指捏起小孩手背或腹部的皮肤,放松后皮肤回缩缓慢,提示存在脱水情况。这是由于脱水导致体内水分不足,皮肤组织水分减少,弹性下降。对于婴儿来说,前囟门可能会出现凹陷,这也是脱水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年龄方面,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发生急性胃肠炎时症状可能相对更重,出现脱水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性别方面,急性胃肠炎在男童和女童中的症状表现并无明显差异,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护理和治疗。生活方式上,如果小孩有不洁饮食史,如食用了变质食物、饮用了不洁水源等,更容易引发急性胃肠炎。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患急性胃肠炎时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