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浸润癌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症状等)、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等)、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等筛查)、HPV检测(辅助诊断)、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并活检)、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确诊金标准)、影像学检查(超声、MRI、CT等评估病变及转移)、pet-ct检查(评估全身转移),妊娠期及老年女性检查需特殊考虑。
一、病史采集
年龄与性别因素:宫颈浸润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但年轻女性也可能发病,需详细询问患者年龄、月经史、生育史等。例如,有过早性生活、多孕多产的女性患宫颈浸润癌风险相对较高。
症状表现: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阴道流血,如接触性出血(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是否有阴道排液,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等。
二、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检查:观察外阴有无异常,阴道黏膜情况,有无赘生物等。
宫颈检查:查看宫颈大小、外形、质地、宫颈管粗细等,用窥阴器暴露宫颈,观察宫颈表面情况,有无糜烂、溃疡、新生物等。
三、宫颈细胞学检查
原理及意义:通过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可筛查出可能的癌前病变及癌细胞。例如,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是常用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能发现形态异常的细胞。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筛查频率有所不同,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检查。
四、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意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浸润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检测HPVDNA可辅助诊断。如高危型HPV16、18等亚型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宫颈病变。
五、阴道镜检查
原理及应用: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观察宫颈上皮及血管的变化,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在可疑部位取活检,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对于宫颈细胞学异常或HPV阳性的患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
六、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
活检: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宫颈可疑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浸润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组织学类型等。
宫颈管搔刮术:刮取宫颈管内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了解宫颈管内有无病变,因为有时宫颈表面看似正常,但宫颈管内可能存在病变。
七、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清晰观察宫颈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有助于判断宫颈病变的范围,对了解有无子宫、附件转移等有一定帮助。尤其对肥胖女性或经腹部超声检查不满意者,经阴道超声更具优势。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可清晰显示宫颈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对于临床分期不明确的患者,可考虑行MRI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可用于评估宫颈肿瘤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对制定治疗计划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MRI的价值相对更高。
八、pet-ct检查
意义:pet-ct可全面评估全身状况,了解宫颈肿瘤有无远处转移,对于晚期宫颈浸润癌患者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但pet-c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怀疑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病变时,需谨慎进行相关检查及操作,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及可能的风险。对于老年女性,检查时要注意其身体耐受性,操作应轻柔,避免引起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