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起病突然,可通过诱导排尿、导尿术处理,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处理要点;慢性尿潴留需治疗基础疾病、进行康复训练;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针对特殊人群预防尿潴留,如适量饮水、避免久坐、养成良好排便习惯,老年男性定期查前列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加强护理等。
一、尿潴留的定义与分类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不能排出,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起病突然,膀胱内迅速充满尿液,患者会感到极度腹胀;慢性尿潴留则是逐渐发生的排尿困难,病程较长。
二、急性尿潴留的处理方法
(一)非药物干预
1.诱导排尿
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让患者听潺潺的流水声,部分患者可因此刺激排尿反射。
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可促进膀胱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助于排尿,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按摩:轻轻按摩下腹部,由上至下进行,力度适中,通过物理刺激促进膀胱收缩排尿。
2.导尿术:是解决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方法。对于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下的导尿。但导尿可能会引起尿道黏膜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风险,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二)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处理
儿童:儿童急性尿潴留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外伤等因素有关。首先尝试非药物干预,如轻柔按摩下腹部等,若无效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进行导尿等操作,要特别注意儿童尿道黏膜娇嫩,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急性尿潴留常见原因有前列腺增生等。在处理时,除上述方法外,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导尿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三、慢性尿潴留的处理方法
(一)治疗基础疾病
前列腺增生:对于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慢性尿潴留,可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轻度增生可通过药物改善症状,如α受体阻滞剂等,但需注意药物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如低血压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重的前列腺增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
神经源性膀胱: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慢性尿潴留,如脊髓损伤等。需要针对神经系统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等方法,帮助患者规律排空膀胱,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康复训练
盆底肌训练: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患者可每天进行多次盆底肌训练,每次收缩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
膀胱训练: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等情况,可进行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等方式,重建膀胱的排尿反射。
四、尿潴留的预防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适量饮水:保持适当的饮水量,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于老年人,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量,避免夜间尿频影响睡眠后发生尿潴留。
2.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压迫盆腔,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建议每坐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10-15分钟,进行散步等轻微活动。
3.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因为严重便秘时干结的粪便可能会压迫膀胱,影响排尿。
(二)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
老年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如前列腺超声等,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等问题并及时处理。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脊髓损伤患者,要加强护理,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评估,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防慢性尿潴留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