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鳞状细胞是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常见异常细胞描述,不一定是癌,可能由良性因素引起,但少数有发展为癌可能性,尤其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情况;发现后需进行HPV检测、阴道镜及活检病理检查等进一步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活检病理为良性病变则针对病因治疗,合并高危型HPV感染但病理为低级别病变等需定期随访,病理提示高级别病变等有癌倾向则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妊娠期发现需谨慎评估。
一、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定义
非典型鳞状细胞是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细胞描述。它指的是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出现了形态上的异常改变,但还不足以明确诊断为癌的细胞。
二、非典型鳞状细胞与癌的关系
1.非典型鳞状细胞不一定是癌
非典型鳞状细胞可能由多种良性因素引起,例如宫颈炎症、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立即导致癌)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出现非典型改变。从细胞学角度看,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形态异常程度相对较轻,与癌细胞的恶性特征有明显区别。大量的临床细胞学研究表明,大部分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经过进一步检查,不会发展为癌。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年轻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处于相对活跃的生理状态,更容易受到炎症等良性因素影响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而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因为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增加了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癌。对于有既往宫颈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宫颈病变治疗史等,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因为既往病史可能影响细胞的状态判断。
2.存在发展为癌的可能性
虽然大部分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是癌,但少数情况下,非典型鳞状细胞可能会逐渐进展为癌。例如,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情况下,非典型鳞状细胞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研究发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存在非典型鳞状细胞且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时,发展为癌的风险会增加。不同年龄的人群风险不同,老年女性相对来说,机体的免疫监视等功能有所下降,非典型鳞状细胞进展为癌的潜在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对于有长期性生活紊乱等情况的人群,非典型鳞状细胞发展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
三、非典型鳞状细胞的进一步检查与处理
1.进一步检查
当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通常需要进行HPV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如果HPV检测提示高危型阳性,还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病变情况,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金标准。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检查的侧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年轻女性如果HPV检测为阴性,且没有明显症状,可能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复查细胞学和HPV;而老年女性则可能更倾向于积极进行阴道镜等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癌前病变或癌。
2.处理措施
如果活检病理检查提示为良性病变,如宫颈炎症等,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抗炎治疗等。对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但活检病理为低级别病变等情况,可能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密切监测病变的发展情况。而如果活检病理提示为高级别病变等有进展为癌倾向的情况,则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宫颈锥切术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妊娠期机体的生理变化可能影响检查和治疗的决策,要充分考虑胎儿和孕妇的双重安全,可能需要在密切监测下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