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手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排尿困难、直肠损伤相关问题、泌尿系统感染等后遗症,不同情况的发生、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各异,且不同患者因自身特点后遗症风险和表现不同,需综合考虑个体化管理干预。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盆底组织本身功能较差,发生尿失禁的风险相对更高;手术中对尿道括约肌相关结构的损伤程度是关键因素,若损伤严重则尿失禁发生概率大。
应对措施:术后早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即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持续5秒左右,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训练15-30分钟,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失禁情况;对于严重尿失禁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后考虑使用尿失禁辅助器具等。
勃起功能障碍
发生情况:前列腺癌手术可能损伤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据统计,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术后1个月时约70%-80%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术后1年时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本身存在的血管、神经等功能退化可能使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增加;手术中对神经血管束的保留情况密切相关,若神经血管束损伤严重,则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概率高。
应对措施:术后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药物改善勃起功能,但需注意药物使用的相关禁忌等;也可考虑阴茎假体植入等手术治疗方法,但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同时,心理因素也很重要,患者可能因疾病及术后性功能障碍出现焦虑等情绪,家属应给予支持,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干预。
排尿困难
发生情况:前列腺癌手术后可能因尿道水肿、狭窄等原因出现排尿困难,一般术后早期较常见,随着恢复可能逐渐改善,但部分患者可能持续存在。
影响因素: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尿道的影响,如吻合口的情况等,若吻合口愈合不佳出现狭窄等情况则易导致排尿困难;患者自身的基础情况,如是否合并有尿道狭窄等既往病史等也有影响。
应对措施:术后早期可通过观察、定期尿道扩张等方式处理;若存在尿道狭窄等情况,可根据具体程度采取相应的扩张尿道、手术矫正狭窄等措施;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排尿通畅的习惯,避免憋尿等。
直肠损伤相关问题
发生情况:前列腺癌手术中极个别情况可能损伤直肠,术后可能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如便血、直肠部位疼痛等,发生率较低,约为1%左右。
影响因素:手术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解剖结构的变异等可能导致直肠损伤;患者自身的肠道准备情况等也有一定关联。
应对措施:若出现直肠损伤相关症状,需及时评估病情,轻度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严重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等处理,术后要密切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
泌尿系统感染
发生情况:前列腺癌手术后患者因留置导尿管等原因,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有所增加,约为10%-15%左右。
影响因素: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患者的个人卫生情况等也相关。
应对措施: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更换尿袋等;若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前列腺癌手术后出现后遗症的风险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相对可能更关注勃起功能障碍对生活的影响,而老年患者可能更关注尿失禁等问题;有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等后遗症发生风险可能更高等,在临床处理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管理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