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的原因包括机械性梗阻(如前列腺疾病、尿道病变、膀胱颈部梗阻病变、盆腔其他病变)、动力性梗阻(如神经源性因素、药物因素、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精神因素)及其他因素(如生活方式、高龄因素、术后因素)。
尿道病变:尿道结石、狭窄等可引起尿道机械性梗阻。尿道结石多来源于肾、膀胱,在尿道内形成梗阻,常见于男性尿道狭窄处,如前列腺部尿道、尿道膜部等。尿道狭窄可由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尿道损伤修复后、尿道炎性狭窄等引起,例如尿道损伤后未规范修复,可导致尿道瘢痕性狭窄,影响尿液排出。
膀胱颈部梗阻病变:膀胱颈挛缩、肿瘤等可导致膀胱颈部梗阻,使尿液排出困难。膀胱颈挛缩可继发于炎症,如慢性膀胱炎等,膀胱颈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梗阻;膀胱肿瘤可直接阻塞膀胱出口,导致尿潴留。
盆腔其他病变:盆腔肿瘤、妊娠子宫压迫、处女膜闭锁的阴道积血等均可压迫尿道,造成急性尿潴留。例如较大的子宫肌瘤可压迫膀胱颈部,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内的尿道,也可能引起尿潴留,尤其是在分娩前胎头入盆时压迫更为明显。
动力性梗阻
神经源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损伤、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均可影响排尿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尿潴留。例如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排尿反射弧被破坏,可出现尿潴留,据统计,脊髓损伤患者中约有80%-9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并发神经病变,其中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约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膀胱功能异常,表现为尿潴留等。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尿潴留,如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等)、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等)以及阿片类镇痛药等。这些药物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或使尿道括约肌收缩,从而导致尿潴留。例如老年人因患有前列腺增生同时又有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发生尿潴留的风险会增加。
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低血钾可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包括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导致尿潴留。例如长期腹泻、呕吐、应用排钾利尿剂等情况可引起低血钾,当血钾浓度低于3.0mmol/L时,就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包括膀胱逼尿肌无力,从而引发尿潴留。
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紧张、焦虑、惊吓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急性尿潴留,尤其是在一些原本就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潜在因素的人群中更易发生。例如一些患者在受到惊吓后,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进而发展为尿潴留。
其他因素
生活方式:长时间久坐、过量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能诱发急性尿潴留。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压迫尿道;过量饮酒可使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引起前列腺充血,加重排尿困难。例如一些男性长期有久坐打游戏、过量饮酒的习惯,就增加了患急性尿潴留的风险。
高龄因素:老年人本身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高,同时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神经调节功能下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急性尿潴留。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
术后因素:腹部、盆腔手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手术操作影响了膀胱的神经功能等,导致尿潴留。例如前列腺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和局部水肿等原因,容易出现尿潴留;妇科手术后的患者,也可能因膀胱功能未恢复而发生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