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染色体因素(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或年龄致染色体异常,需做核型分析)、内分泌因素(黄体功能不全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妊娠)、子宫因素(解剖结构异常和子宫内膜异常影响胚胎发育)、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同种免疫异常致胎停育)、感染因素(TORCH感染等病原体可致胎停育)、环境因素(化学物质和辐射影响胚胎发育)。
内分泌因素
:
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酮等激素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孕酮分泌不足,不能满足胚胎着床和发育的需求,就容易引起胎停育。研究表明,约30%-40%的胎停育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增加黄体功能不全的风险。对于有黄体功能不全倾向的女性,孕前可监测基础体温、激素水平等,必要时进行黄体支持治疗。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对胚胎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胚胎的神经发育等过程;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可能干扰妊娠,导致胎停育。临床数据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胎停育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将甲状腺功能调整至正常范围,孕期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
子宫因素
: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如子宫畸形(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腔内的异常结构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空间。据统计,子宫畸形患者胎停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的女性。对于有子宫畸形的女性,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矫正后再考虑怀孕。
子宫内膜异常:子宫内膜厚度不合适、子宫内膜炎等都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子宫内膜过薄,胚胎难以着床;子宫内膜炎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利于胚胎发育。例如,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引发子宫内膜炎或造成子宫内膜薄,增加胎停育风险。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怀孕前可进行子宫内膜检查,必要时进行相应治疗改善子宫内膜状况。
免疫因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攻击胚胎,导致胎停育。研究发现,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胎停育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在怀孕前需在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协作下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控制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妊娠,并在孕期密切监测自身抗体等指标。
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异常,母体免疫系统将胚胎视为“异物”进行攻击,从而导致胎停育。例如,封闭抗体缺乏是常见的同种免疫异常情况。对于同种免疫异常导致胎停育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免疫治疗等干预措施。
感染因素
:孕期感染某些病原体也可能引起胎停育。例如,TORCH感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妇感染这些病原体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胚胎,影响胚胎发育。不同年龄段的孕妇感染风险不同,育龄女性相对更容易接触到相关病原体,孕期应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接触宠物以防弓形虫感染,在风疹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怀孕前可进行TORCH筛查,感染相关病原体未治愈前不宜怀孕。
环境因素
: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如苯、铅等,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增加胎停育风险。工作中接触此类化学物质的人群,如化工厂工人等,在计划怀孕前应脱离相关环境一段时间,孕期也应尽量避免接触。
辐射:过量的辐射暴露,如长期接触X射线等,会对胚胎造成损伤,导致胎停育。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接触,如孕期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时应做好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