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有贫血相关症状(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黄疸相关症状(皮肤巩膜黄染)及其他症状(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症状特点不同,遗传性的如地中海贫血重型患儿出生后不久贫血等,G-6-PD缺乏症男性居多遇诱因发病;获得性的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女性多见慢性溶血,冷抗体型寒冷时易发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多见于青壮年有血红蛋白尿等表现且病情慢性。
面色苍白: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携氧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皮肤黏膜表现为苍白,这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长期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代谢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无法满足正常生长需求。女性可能因月经失血等原因,贫血时面色苍白表现更明显,而男性若出现面色苍白需警惕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头晕乏力:脑部缺氧会引起头晕,全身组织缺氧导致乏力,患者会感觉四肢酸软,活动耐力下降,日常生活和工作易受影响。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不爱活动,影响学习和玩耍;老年人若本身有基础疾病,头晕乏力可能加重病情,增加跌倒等风险。
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红细胞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时,血中胆红素升高,沉积在皮肤和巩膜导致黄染。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时,黄疸出现较早且进展快,因为新生儿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弱,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成人急性溶血性贫血时黄疸也较明显,会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其他症状
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后,游离血红蛋白从尿中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这种情况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疾病中较为典型,患者自己或他人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儿童出现血红蛋白尿需排查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因为儿童表达和描述可能不准确,家长需密切观察尿液变化。
肝脾肿大:慢性溶血性贫血时,骨髓外造血活跃,肝、脾可代偿性肿大。儿童时期肝脾代偿造血能力较强,肝脾肿大可能更明显,长期肝脾肿大可能影响肝脾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等问题。成人慢性溶血性贫血也会出现肝脾肿大,进一步加重贫血相关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症状特点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贫血,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肝脾肿大明显,还可能有特殊面容,如头大、额部隆起、颧骨突出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也可能受影响。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在体检时发现轻度贫血,成年后可能因感染、妊娠等因素诱发溶血加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男性患者居多,食用蚕豆或接触某些氧化性药物、感染等诱因下发病,发病时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如突然发热、寒战、腰痛、酱油色尿等。儿童在食用蚕豆后易诱发溶血,家长需避免儿童接触蚕豆及相关制品;成人在感染等诱因下也可能发作,要注意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见于女性,表现为慢性溶血过程,有贫血、黄疸、脾肿大等表现,病情可反复。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寒冷环境下易发作,出现肢端发绀、溶血等症状,儿童在寒冷季节需注意保暖,避免诱发溶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多见于青壮年,典型表现为血红蛋白尿,可伴有贫血、感染、血栓形成等,病情呈慢性过程,发作时症状明显,平时也可能有乏力等贫血表现,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疗,患者要注意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女性患者在月经、妊娠等特殊时期需加强病情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