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来源于上皮组织,发病率高,多质地硬、灰白、形成癌巢,多经淋巴道转移,治疗有多种方法,预后与多因素相关;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相对少见,多结节状、质软、鱼肉状,多经血道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也与多因素有关,儿童和老年患癌或肉瘤时治疗需特殊考虑。
一、组织来源
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上皮组织包括覆盖身体表面及体内脏器表面的组织等,如皮肤上皮、胃肠道上皮、呼吸道上皮等。
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等组织。
二、发病率
癌:在恶性肿瘤中更为常见,约占恶性肿瘤的90%以上,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均可发生,例如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患肺癌等呼吸系统癌的风险增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患胃癌风险升高。
肉瘤:相对少见,约占恶性肿瘤的1%左右,不同类型肉瘤好发年龄有所差异,如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平滑肌肉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性别差异相对不似癌那样显著,但也有一定特点,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对其影响相对癌而言证据相对较少,但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增加患某些肉瘤的风险。
三、形态学特点
癌:一般质地较硬、色灰白,多形成癌巢,癌巢与间质分界清楚,常呈浸润性生长。
肉瘤: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质地多较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四、组织学特点
癌:镜下见癌细胞排列成巢状、腺管状、条索状等,细胞间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例如腺癌镜下可见腺腔形成,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结构。
肉瘤:镜下见肉瘤细胞呈弥漫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管和少量纤维组织。例如横纹肌肉瘤镜下可见到具有横纹的瘤细胞。
五、转移方式
癌: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癌组织首先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流到达局部淋巴结,如乳腺癌常转移至腋窝淋巴结;也可通过血道转移,晚期癌可经血液循环转移至远处器官,如肺癌可转移至脑、骨等部位。
肉瘤:多经血道转移,肉瘤细胞多侵入血管,随血液循环转移至远处器官,如骨肉瘤常转移至肺、骨等部位;淋巴道转移相对少见。
六、治疗原则
癌: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术切除是早期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中晚期癌常需要综合治疗,例如肺癌早期可手术切除,中晚期可能需要手术结合放化疗等。
肉瘤:手术切除也是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肉瘤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相对癌有所不同,部分肉瘤对化疗相对敏感,如骨肉瘤可采用术前术后化疗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而放疗对某些肉瘤有一定作用,如尤文肉瘤对放疗敏感。
七、预后
癌:预后与癌的类型、分期、治疗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癌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例如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较高;中晚期癌预后相对较差。
肉瘤:预后也与肉瘤的类型、分期、治疗等有关,部分肉瘤如尤文肉瘤如果能早期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预后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某些肉瘤的预后相对癌有一定特点,例如骨肉瘤过去预后较差,但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预后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转移而预后不良。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肉瘤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考虑治疗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手术可能会影响骨骼生长,化疗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的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影响,需要在治疗方案制定时充分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大程度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老年患者患癌或肉瘤时,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在治疗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合并症等情况,以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重生活质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