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持胎盘良好功能,孕妇可从多方面着手。合理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增长;适当运动需选合适方式且依自身状况适度;定期产检要密切监测胎盘情况;还要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戒烟戒酒、保持良好作息。
一、合理饮食
1.保证营养均衡
孕妇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例如,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对胎盘的正常功能有一定益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钙、铁等矿物质也很关键,牛奶、坚果富含钙,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孕期饮食不均衡可能影响胎盘的营养供应,进而增加胎盘老化的风险。
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也很重要。体重增长过快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而妊娠糖尿病会影响胎盘的微循环,不利于胎盘功能维持。一般建议孕妇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来合理控制体重增长,孕前BMI正常(18.5~23.9)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11.5~16kg较为适宜。
二、适当运动
1.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孕妇可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散步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包括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改善胎盘的供氧和营养供应情况。孕妇也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孕妇瑜伽,瑜伽的一些体式有助于增强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力量,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对胎盘功能维持有一定帮助,但要避免过于剧烈的体式。
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如果孕妇有先兆流产、胎盘低置等特殊情况,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避免因运动不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一般来说,健康孕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具体还需个体化调整。
三、定期产检
1.密切监测胎盘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监测胎盘的厚度、分级等情况。胎盘分级通常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Ⅲ级表示胎盘老化。孕妇要按照产检计划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一般妊娠中期每1~2个月检查一次,妊娠晚期每1~2周检查一次,及时发现胎盘是否有老化迹象。例如,妊娠37周后胎盘逐渐成熟,若此时胎盘已达Ⅲ级,需密切关注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因为胎盘老化可能影响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除了超声检查,还可以通过监测孕妇的一些指标来间接评估胎盘功能,如胎心监护。胎心监护可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储备情况,若胎心监护出现异常,结合胎盘情况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胎盘功能不良导致的胎儿缺氧等问题。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孕妇,更要加强产检频率和相关指标的监测,因为这些疾病容易影响胎盘功能,增加胎盘老化的风险。
四、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1.戒烟戒酒
吸烟会导致孕妇血管收缩,包括子宫胎盘血管,减少胎盘的血液灌注,影响胎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酒精也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同时干扰胎盘的正常生理功能。孕妇要严格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环境。例如,有研究表明,吸烟孕妇发生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等的风险高于不吸烟孕妇。
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孕妇,需要家人的监督和支持,逐步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同时,孕妇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胎盘和胎儿的危害,积极配合改变生活方式。
2.保持良好的作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孕妇身体的恢复和胎盘功能的维持。孕妇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等功能,为胎盘正常运作提供良好的身体内环境。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胎盘的正常代谢等功能。孕妇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白天可以适当午休,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分钟~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