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儿童及青少年起病急,有前驱症状,皮疹向心性分布,成人症状更重;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各年龄段潜伏期后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皮疹离心性分布且留瘢痕。水痘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可接种疫苗等预防,预后大多良好;天花曾传染性极强,已被根除,病死率高且留严重瘢痕。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呈砖形,核心为双股DNA,有复杂的结构,包括外膜等,其形态结构与痘病毒科其他病毒有一定差异,但在形态学上有痘病毒的典型特征。
临床表现方面
水痘:
儿童及青少年:起病较急,可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发生于头皮、面部或躯干受压部位,呈向心性分布,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壁薄易破,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成人:症状往往比儿童严重,发热较高,皮疹较多,病程可能更长。
天花:
各年龄段:潜伏期一般为12-14天(范围7-17天),起病急,体温可骤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四肢痛、乏力、呕吐、腹泻等全身中毒症状,持续2-3天后进入出疹期。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手腕、前臂等暴露部位,然后向躯干发展,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初为红色斑疹,1-2天内变为丘疹,再经2-3天变为疱疹,疱疹为圆形,直径约2-5mm,周围有红晕,质地较硬,疱液初为透明,后变浑浊,疱疹处有明显的触痛,1周左右疱疹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瘢痕,俗称“麻点”,这是天花与水痘在皮疹表现上的重要区别之一,天花遗留瘢痕的概率远高于水痘。
传播途径方面
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易感人群吸入后即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被褥等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性极强,也可通过接触被天花病毒污染的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在患者的分泌物、疱疹液和痂皮中都含有大量病毒,患者的飞沫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健康人吸入后容易感染,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病毒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人体。
预防与控制方面
水痘:
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水痘疫苗一般在儿童12-18个月时接种第一剂,4-6岁时接种第二剂。对于未接种过疫苗且接触过水痘患者的儿童,可在接触后72小时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青少年及成人: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也可通过接种水痘疫苗预防,同时在水痘流行季节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天花:由于天花病毒传染性极强且危害严重,全球已经通过普遍接种天花疫苗实现了天花的eradication(根除)。最后一例自然感染天花的病例发生在1977年,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被消灭,所以目前天花的预防主要是基于历史上的疫苗接种等措施,而现在已不存在自然的天花病毒传播情况,但要警惕生物恐怖等可能的威胁。
预后方面
水痘: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瘢痕,只有在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等并发症时可能会影响预后,少数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但总体来说病死率较低。
天花:病死率较高,在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年代,天花的病死率可达30%左右,即使经过治疗,也会留下严重的瘢痕,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