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胎盘早剥风险,孕妇需定期产检,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避免腹部外伤,管理好慢性疾病,重视多胎妊娠监测,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异常,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避免腹部外伤等可减少相关风险,管理慢性疾病能控制病情,多胎妊娠需加强监测,不良生活习惯要纠正。
一、定期产检
1.意义:孕期规律产检可及时发现孕妇及胎儿的异常情况。通过产检能够监测孕妇血压、体重等指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等。例如,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定期产检监测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能及时干预。
2.具体做法:孕妇应按照医生制定的产检计划,按时进行产检,一般妊娠早期至少进行1次产检,妊娠中期每4周产检1次,妊娠晚期每2周产检1次,临近预产期时每周产检1次。产检项目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等。
二、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
1.对于孕妇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导致胎盘血管破裂出血,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2.防治措施:孕妇若有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肥胖、多胎妊娠等,应加强监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尿蛋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休息、饮食调整(适当限制盐的摄入等),必要时会使用降压药物等(具体药物需遵医嘱,此处仅说明需积极治疗该疾病)。
三、避免腹部外伤
1.生活注意事项: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撞击、摔倒等外伤。例如,行走时要留意路面情况,避免去人员密集、环境复杂容易发生碰撞的场所;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等。因为腹部外伤可能会直接导致胎盘早剥,尤其是孕中晚期腹部受到外力冲击时。
2.工作场景注意:对于从事可能有腹部受伤风险工作的孕妇,如需要搬运重物的工作等,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避免在孕期继续从事此类工作,以减少腹部外伤导致胎盘早剥的风险。
四、管理好慢性疾病
1.有基础疾病孕妇的情况:如果孕妇本身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会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出现血管病变等情况,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血管状态,从而增加胎盘早剥风险。
2.管理措施: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孕妇要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胰岛素等方式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血糖、肾功能等,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管理,以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五、重视多胎妊娠的监测
1.多胎妊娠的特殊性: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变化较大,容易发生胎盘早剥。而且多胎妊娠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等并发症的几率也更高,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增加了胎盘早剥的风险。
2.监测要点:多胎妊娠孕妇要加强产检频率和监测力度。除了按照产检计划进行常规产检外,还要更密切地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孕妇的血压、羊水量等指标。例如,通过超声检查监测多个胎儿的生长是否均匀、羊水量是否正常等,通过测量血压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六、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1.吸烟饮酒的危害:孕妇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胎盘的功能。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胎盘的血液灌注;饮酒可能会对胎儿和胎盘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胎盘早剥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纠正措施:孕妇应坚决戒烟、戒酒。家人也应给予支持和监督,帮助孕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孕妇还应避免接触二手烟等不良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宫内环境,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