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约40%由遗传导致,存在RB1基因等突变或缺失)、基因突变(RB1基因关键,其他基因次要)、胚胎发育因素(胚胎发育中细胞分化异常)、年龄因素(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因视网膜快速发育易受影响)、性别因素(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因素(无确凿直接关联但健康生活方式有益)、病史因素(有先天性眼部等异常病史者风险增加)等多种因素相关。

基因突变

1.RB1基因的关键作用:RB1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它可以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当RB1基因发生突变时,其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功能丧失。细胞就会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进而形成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基因突变可以是散发性的,即没有家族遗传背景,而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或者出生后体细胞偶然发生了RB1基因的突变。例如,在一些没有家族史的单个病例中,就是由于体细胞的RB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发病。

2.其他相关基因的影响:除了RB1基因外,一些其他基因的异常也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但相对RB1基因来说,其作用相对次要。比如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等相关的基因发生异常时,可能会协同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但目前研究相对RB1基因来说还不是特别深入和明确。

胚胎发育因素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眼部的细胞分化出现异常,也可能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胚胎在发育早期,视网膜的前体细胞正常分化应该形成正常的视网膜结构,但由于某些未知的因素干扰,比如受到一些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晰),导致视网膜前体细胞不能正常分化,从而逐渐发展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分化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一些内在的基因调控异常以及可能存在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对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具体哪些因素确切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年龄因素

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儿童的视网膜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细胞分裂活跃,而RB1基因等相关基因的功能在儿童时期相对不稳定,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变或功能异常。例如,新生儿出生后,视网膜的细胞还在不断分化和成熟过程中,此时如果有遗传因素或者体细胞突变等情况,就更容易引发视网膜母细胞瘤。而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发育逐渐成熟稳定,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概率相对降低。

性别因素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儿童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概率在总体上没有显著的不同分布情况。当然,在具体的个体病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性别不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

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运动等)直接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但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例如,长期不健康的饮食可能导致儿童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但这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直接因果关系还不明确。不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儿童整体健康是有益的,可能间接有助于降低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但这不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主要原因。

病史因素

如果儿童本身有一些先天性的眼部异常病史,或者有其他系统的一些先天性疾病病史,可能会增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风险。例如,有先天性小眼球等眼部先天性异常的儿童,其视网膜发育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异常基础,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但这种病史因素并不是绝对的致病因素,只是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具体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发于儿童,考虑是肿瘤抑制基因RB1突变或者缺失所致,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视网膜母细胞瘤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包括白瞳症、斜视、玻璃体浑浊等。 1、白瞳症 患者的瞳孔区域有黄白色的反光,一般在光线较暗的时候,随着瞳孔自然散大时,即可出现此症状。 2、斜视 有些处于中心凹或者周围的体积较小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引起视力降低明细,患者可出现斜视的症状。 3、玻璃体浑浊 如果肿瘤进一步增大穿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主要有化学治疗、激光光凝治疗、眼球摘除术等治疗方式。 化学治疗包括动脉化学治疗,此疗法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比较强,而且对人体其他组织副作用比较小。如果检查患者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后极部和赤道部后并且体积比较小,可以利用激光的热凝固作用,将肿瘤细胞杀灭。如果进行保眼治疗无效,可以选择
视网膜母细胞瘤症状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细胞的恶性肿瘤,症状包括白瞳症、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视力下降或丧失、眼红、眼痛或分泌物增多等。 1.白瞳症 瞳孔区呈现白色,这是由于肿瘤阻挡了光线进入眼睛。 2.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 肿瘤可能影响眼球的运动,导致斜视或其他异常。 3.视力下降或丧失 肿瘤可导致视力逐渐下
脑瘤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引起脑瘤的原因一般包括遗传因素、放射线暴露、病毒感染等。 1.遗传因素 神经纤维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遗传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脑瘤发生的几率增加。 2.放射线暴露 长时间接触高剂量的离子辐射,如放射治疗、X射线等,可能增加患脑瘤的风险。 3.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病毒感染,
视网膜母细胞瘤会头疼吗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会引起头疼的症状。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眼部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向周围的组织扩散。视网膜母细胞瘤引起的头疼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肿瘤压迫或浸润视神经、脑神经所致。此外,肿瘤还可能会引起炎症和水肿,也可能会导致头疼。除了头疼外,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其
癌症会导致视力模糊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癌症是不是会导致视力模糊应根据癌症发生部位、有无转移等因素进行判断。 如果是发生在眼部的癌症,比如眼表鳞状细胞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无论是否发生转移,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视力模糊。如果是除了眼睛外的其他部位癌症,比如胃癌、肺癌、鼻咽癌等,在尚未发生转移前通常不会造成视力模糊。在病情晚期时若癌
什么是白瞳病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白瞳病是指白瞳症。白瞳症是一种使得患者瞳孔区域呈现白色的病症。 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或眼球内部肿瘤等疾病所引发。白瞳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往往难以准确描述视力下降等症状,所以通常直到病情恶化,出现瞳孔区域发白的明显症状时,才会被家长察觉。白内障是导致白瞳症的常见原因,通常需要通
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能治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否能治好要根据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等多种因素具体分析。如果发现较早,且及时进行系统治疗,有可能会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一线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包括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注射化学治疗以及静脉化学治疗等,还可以配合冷冻、激光等物理方法治疗。必要时可以行眼球摘除术,以挽救生
视网膜母细胞瘤应该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化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为主。若属于眼内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则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包括静脉化学治疗,常用药物为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等;还可通过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化学治疗等方法缓解病情。若进行保眼治疗后效果不佳,则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眼球摘除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化学治疗,常见的化疗方式有静脉化学治疗、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注药化学治疗等,能够消灭眼内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持续增大。如果肿瘤位于眼球赤道部,且瘤体较小,也可以采取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热凝固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如果患儿保眼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眼球摘除术,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前兆
牛传强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于两岁儿童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最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通过早期新生儿眼底筛查就可以发现,但是家长在家里容易发现眼内视网膜细胞瘤,主要注意以下几个点:第一个猫眼征,第二个白瞳,第三个特别注意,在晚上弱光情况下可以明显看到眼内白色反光物,还有一些小朋友早期表现为斜视,这些都要警惕视网母细胞瘤发生可能。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郭磊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大约两万分之一,全球每年发病率有五千到八千例,其中中国新发患儿大约有一千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白瞳症,家长往往在光线下可以看到患儿瞳孔内有个白色肿瘤样物质,还有些患儿伴有斜视症状。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变可累及单侧眼睛也可累及双侧眼睛,其中30%患儿为双侧眼睛受累,具有一定遗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是什么
郭磊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白瞳和斜视,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增生的黄白色的肿物、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下积液以及玻璃体内出血。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较好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