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溃疡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发病症状有眼部的疼痛、视力下降、结膜充血、角膜病变表现,以及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相关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人群是高危人群,需注意眼部卫生防护及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风险。
一、角膜溃疡的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例如肺炎链球菌性角膜溃疡,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常因角膜外伤、干眼症等导致细菌侵入角膜引起感染。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因眼部卫生不良而感染细菌引发角膜溃疡的情况较为常见。
2.真菌感染:多发生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的人群。如镰刀菌属、曲霉菌属等真菌可通过外伤处侵入角膜,在角膜微环境中滋生繁殖,引起角膜溃疡。
3.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角膜溃疡的常见病原体。患者多有感冒、发热等诱因,病毒可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活化,沿神经轴突下行至角膜引发溃疡。
(二)非感染因素
1.眼部疾病:如干眼症患者,因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成分异常,导致角膜表面缺乏足够的泪液保护,容易发生角膜上皮损伤,进而引发溃疡;睑缘炎患者,炎症累及角膜时也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的发生。
2.全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眼部,导致角膜溃疡的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患者,由于角膜上皮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角膜干燥、溃疡等病变。
3.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佩戴隐形眼镜时,如果不注意卫生,如镜片清洁不彻底、佩戴时间过长等,容易导致角膜缺氧、感染,从而引发角膜溃疡。尤其是过夜佩戴隐形眼镜,会大大增加角膜溃疡的发生风险。
二、角膜溃疡的发病症状
(一)眼部症状
1.疼痛:患者常感到眼部剧烈疼痛,可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这是因为角膜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溃疡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疼痛刺激又会引起反射性的流泪和眼睑痉挛,同时刺激瞳孔缩小,出现畏光表现。
2.视力下降:角膜溃疡会影响角膜的透明度,导致光线不能正常通过角膜折射到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力下降。如果溃疡位于角膜中央,对视力的影响通常更为明显。例如,一个患有角膜溃疡的患者,可能会发现看东西模糊不清,原本能清晰看到的物体变得朦胧。
3.结膜充血:眼部结膜会出现明显的充血现象,表现为结膜血管扩张、发红。这是机体对角膜溃疡的一种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导致结膜呈现充血状态。
4.角膜病变表现:角膜上可见溃疡病灶,溃疡的形态、大小和深度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细菌感染引起的溃疡可能边界不清,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真菌感染引起的溃疡常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病毒性角膜溃疡则可能表现为树枝状或地图状的溃疡病灶。
(二)全身症状
一般来说,单纯角膜溃疡本身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角膜溃疡,可能会伴有原发病的相关全身表现。例如,由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角膜溃疡患者,可能会有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类风湿关节炎的全身症状;维生素A缺乏症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干燥、夜盲等全身表现。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角膜溃疡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难准确描述眼部疼痛等症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眼部是否有异常表现,如频繁眨眼、揉眼等。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角膜溃疡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病情变化也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有眼部外伤史的人群等属于角膜溃疡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眼部卫生和防护。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角膜溃疡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