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白细胞偏高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生理性因素有标本污染(如女性经期或未清洁外阴留标本、儿童留标本未按要求)和剧烈运动后暂时偏高;病理性因素有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结石(刺激尿路黏膜致炎症)、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坏死溃疡引起炎症);其他因素有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影响检测结果)和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泌尿系统致炎症)。
一、生理性因素
(一)标本污染
情况说明:女性留取尿常规标本时若未注意外阴清洁,可能会有阴道分泌物等污染尿液,导致白细胞偏高。例如,在月经期间留取标本,经血混入尿液也可能使白细胞检测结果异常。女性应在非经期且清洁外阴后留取标本,以避免标本污染影响结果判断。
年龄因素:儿童若在留取标本时未按要求操作,也可能出现标本污染情况,家长需协助儿童正确留取标本。
(二)剧烈运动
情况说明:剧烈运动后可能会暂时出现白细胞偏高的情况。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从而影响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结果。一般来说,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白细胞可能恢复正常。对于爱运动的人群,在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进行尿常规检测,应休息0.5-1小时后再留取标本。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剧烈运动后更应注意休息后再复查尿常规。
二、病理性因素
(一)泌尿系统感染
情况说明
膀胱炎:主要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除了白细胞偏高外,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膀胱炎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儿童膀胱炎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等有关。
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引起,也可由血行感染导致,除白细胞升高外,还可能有发热、腰痛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肾盂肾炎表现有所差异,儿童肾盂肾炎可能症状不典型,需引起重视。
相关指标及意义: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还可能伴有亚硝酸盐阳性等情况,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如尿细菌培养等)可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
(二)泌尿系统结石
情况说明: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容易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偏高。结石患者可能有腰腹部疼痛、血尿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结石形成原因有所不同,儿童结石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因素有关。
相关指标及意义:除白细胞偏高外,尿常规中可能有红细胞等异常,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石的部位和大小等情况。
(三)泌尿系统肿瘤
情况说明: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组织坏死、溃疡等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偏高。不同年龄人群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不同,中老年人群相对高发,但儿童也可能出现罕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情况。
相关指标及意义:除白细胞异常外,可能有血尿等表现,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及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
三、其他因素
(一)药物影响
情况说明: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常规中白细胞的检测结果。例如,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可能会导致尿液中正常菌群被抑制,从而影响白细胞的检测情况。在用药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测时,需要向医生说明用药情况,以便综合判断白细胞偏高的原因。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使用药物后进行尿常规检查更要告知医生用药史。
(二)全身性疾病
情况说明: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尿常规白细胞偏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泌尿系统,引起肾脏等部位的炎症反应,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异常。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全身性疾病的概率不同,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有一定特点,儿童患全身性疾病导致泌尿系统异常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忽视。
相关指标及意义:除尿常规白细胞异常外,还会有相应全身性疾病的其他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表现,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等)进行综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