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异常的情况,分为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处理原则有期待疗法(适用于特定条件孕妇,包括卧床、抑制宫缩等措施)和终止妊娠(适用于相应情况,分娩方式有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不同人群如不同年龄、有剖宫产史、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可通过避免多次人流、治疗内膜病变、合理备孕来预防。
一、前置胎盘的定义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二、前置胎盘的分类
1.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2.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3.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三、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
1.期待疗法
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具体措施:
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
抑制宫缩:可使用利托君、阿托西班等药物抑制子宫收缩,延长孕周。例如,利托君通过激动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强度。
纠正贫血:根据孕妇贫血程度补充铁剂、叶酸等,必要时输血,维持血红蛋白在正常水平,一般要求血红蛋白≥110g/L。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降低感染风险,因为阴道流血易引发感染。
促胎肺成熟:对于妊娠<34周的孕妇,给予地塞米松等药物促进胎儿肺成熟,地塞米松可以促进胎儿肺泡Ⅱ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一般用地塞米松5mg,每12小时肌内注射1次,共4次。
2.终止妊娠
适用于:孕妇反复多量出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胎龄达36周以上;胎儿肺成熟者;出现胎儿窘迫征象者。
分娩方式:
剖宫产: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完全性前置胎盘必须行剖宫产;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在有产科指征或阴道分娩进展不顺利时,也应行剖宫产。剖宫产可以迅速娩出胎儿,及时止血,保障母儿安全。手术时应注意选择子宫切口,尽量避开胎盘附着部位。
阴道分娩: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胎先露为头位、阴道流血量少、估计在短时间内可以结束分娩者。阴道分娩时,应做好输血、抢救新生儿的准备。胎儿娩出后,及早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四、不同人群前置胎盘的注意事项
1.孕妇年龄:年龄较大的孕妇(如>35岁)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在处理过程中需更加密切监测母儿情况,因为高龄孕妇合并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例如,高龄孕妇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前置胎盘孕妇的围产期风险。
2.有过剖宫产史的孕妇: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显著升高,因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及宫颈部位的内膜受损,胎盘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容易附着于子宫下段,形成前置胎盘。此类孕妇在孕期应加强产检,孕早期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孕中晚期密切观察胎盘与子宫切口的关系。在分娩时,更应充分评估剖宫产瘢痕部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胎盘的血供和子宫的血液循环,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对于这类孕妇,在孕期应劝导其戒烟戒酒,改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孕期管理,密切关注胎盘情况和母儿健康。
五、前置胎盘的预防
1.避免多次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手术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
2.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应在治愈后再考虑妊娠,降低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
3.合理备孕:计划妊娠的女性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为妊娠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