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病原体入侵方面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以及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尿道局部因素包括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结石)和尿道黏膜损伤(如器械检查、性生活损伤);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男性及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更易感染;还有不良生活习惯如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憋尿以及不洁性行为等也会增加尿道感染风险。
一、病原体入侵
(一)细菌感染
1.大肠埃希菌:是男性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约占尿路感染的80%左右。男性尿道外口周围存在大肠埃希菌定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有损伤时,大肠埃希菌可沿尿道上行侵入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起感染。例如,长期卧床的老年男性,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发生大肠埃希菌导致的尿道感染。
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血行感染或直接蔓延等方式引起尿道感染。当皮肤、呼吸道等部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灶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尿道引发感染。一些患有皮肤疖肿的男性,若不及时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进入血液,进而累及尿道。
(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1.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感染后可出现尿道炎症状,如尿道刺痒、烧灼感等。在性活跃的年轻男性中较为常见,若不安全性行为,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二、尿道局部因素
(一)尿道梗阻
1.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道狭窄,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道内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容易引发尿道感染。据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半数患有前列腺增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合并尿道感染。
2.尿道结石:尿道内的结石会阻塞尿道,使尿液引流不畅,尿液中的细菌难以被冲洗排出,从而容易在局部滋生引起感染。例如,有尿道结石病史的男性,若结石未完全排出,就容易反复发生尿道感染。
(二)尿道黏膜损伤
1.器械检查:如导尿、膀胱镜检查等,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破坏尿道的防御屏障,使细菌容易侵入。例如,因病情需要进行导尿的男性患者,如果导尿操作不规范或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就增加了尿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2.性生活损伤:过于剧烈的性生活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从而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年轻男性性生活频繁且不注意卫生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一)老年男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男性的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泌尿系统的防御功能也会减弱。例如,老年男性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据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男性。
(二)患有基础疾病的男性
1.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使得糖尿病男性患者尿道感染的风险增加。且一旦发生尿道感染,病情往往较为顽固,不易控制。
2.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的免疫力极度低下,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引起尿道感染的多种病原菌,且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难以治疗。
四、其他因素
(一)不良生活习惯
1.不注意个人卫生:男性不经常清洗会阴部,尤其是尿道外口,导致细菌在局部积聚,增加尿道感染的机会。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出汗较多但不及时清洁,容易引发尿道感染。
2.长期憋尿:男性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尿液潴留,膀胱压力增高,尿液逆流至尿道的风险增加,而且尿液中的细菌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引起尿道感染。比如,一些司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憋尿,是尿道感染的高发人群。
(二)不洁性行为
与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伴侣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容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从而引发尿道感染。不洁性行为是男性尿道感染,尤其是性传播病原体引起的尿道感染的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