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疼痛(育龄及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性状异常(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月经异常(月经量可增多或减少,与宫腔操作史有关)、病情较重者可发热(不同人群发热影响不同),还可能伴有泌尿系统的尿频尿急、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腹胀等伴随症状。
一、症状表现
(一)下腹部疼痛
一般特征: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可能与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有关。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70%-80%的子宫内膜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表现。
与年龄的关系:对于青春期女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可能与成年女性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炎症刺激导致。而更年期女性出现下腹部疼痛时,需要警惕是否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因为更年期女性的生殖系统生理状态发生变化,炎症表现可能不典型,但疼痛机制仍与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相关。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分泌物性状:患者阴道分泌物会增多,且性状异常,可呈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味。脓性分泌物是由于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及阴道黏膜充血、渗出,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形成脓性物质排出。血性分泌物可能是炎症破坏了子宫内膜的小血管引起出血,与阴道分泌物混合排出。例如,有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可表现为黄色脓性,伴有臭味,这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炎阴道分泌物改变情况。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如果女性有不注意外阴清洁、经期不注意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阴道感染的风险,进而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导致阴道分泌物异常。比如长期使用护垫不更换,会使外阴处于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子宫内膜炎发生概率,从而加重阴道分泌物异常的表现。
(三)月经异常
月经量改变:部分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脱落过程,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血管扩张,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而有的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内膜变薄,从而月经量减少。例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约30%-40%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存在月经量的改变。
与病史的关系: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炎的风险较高,这些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的概率也相对更大。因为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进而引发炎症,影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经量。比如既往有过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子宫内膜受到多次损伤,更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炎,从而导致月经异常的表现更为明显。
(四)发热
发热程度:病情较重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例如,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儿童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炎相关发热时,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热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机能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不良后果。而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发热,要警惕是否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可能更容易扩散,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五)其他伴随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部分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伴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等。这是因为炎症可能蔓延至泌尿系统,刺激膀胱等部位引起。例如,炎症波及膀胱周围组织时,会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总是有尿意,且排尿时有急迫感。
消化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的全身反应波及消化系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比如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