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龟头炎的引起原因包括个人卫生因素、机体免疫力下降、间接接触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包皮过长或包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持局部清洁卫生等)、抗真菌药物治疗(局部外用或口服)、治疗基础疾病、手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反复发病者炎症控制后可考虑)。
一、真菌性龟头炎的引起原因
(一)个人卫生因素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若不注意阴茎局部清洁,如男性长时间不清洗龟头、包皮,女性若有阴道真菌感染且未注意卫生隔离等情况,都易导致真菌在龟头部位滋生引发炎症。儿童若家长未做好其外阴清洁,也可能因真菌感染引发龟头炎。比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且不清洁,真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环境生长繁殖,局部环境利于真菌滋生。
(二)机体免疫力下降
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易发病,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且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比常人更易患真菌性龟头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的人群,其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抵御真菌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真菌引发龟头炎;艾滋病患者后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也极易受到真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龟头炎。
(三)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也可致病,比如使用公共浴池、浴巾、马桶等被真菌污染的公共设施,健康人接触后可能感染真菌进而引发龟头炎。不同人群接触风险不同,儿童可能因在公共泳池等场所接触污染物品感染,女性若有真菌性阴道炎,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也可能导致男性感染真菌性龟头炎。
(四)长期使用抗生素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机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真菌过度增殖引发感染。例如一些患者因病情需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在抑制细菌的同时,也抑制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的正常菌群,使得真菌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真菌性龟头炎。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抗生素风险有差异,儿童相对成人更需谨慎使用抗生素,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长期使用抗生素更易出现菌群失调等情况。
(五)包皮过长或包茎
包皮过长者包皮内板潮湿,容易积聚包皮垢,为真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增加了真菌性龟头炎的发病风险。比如青春期男性包皮过长若不注意清洁,就较易发生真菌性龟头炎;包茎患者由于包皮口狭窄,包皮难以上翻清洁,真菌更易在局部滋生,引发炎症的几率更高。
二、真菌性龟头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清水清洗龟头和包皮,尤其是包皮过长者要将包皮上翻彻底清洗,保持局部干燥。不同人群清洗方式略有不同,儿童清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外阴;糖尿病患者除保持局部清洁外,还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控制血糖有助于病情恢复。
(二)抗真菌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可使用克霉唑乳膏、咪康唑乳膏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较轻的真菌性龟头炎,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通常有效。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选择,儿童一般优先选择相对温和的外用抗真菌药物,且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口服抗真菌药物:若病情较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副作用,需在医生评估机体状况后使用,比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儿童一般不首选口服抗真菌药物,优先考虑局部治疗。
(三)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由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引发的真菌性龟头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随着血糖得到控制,真菌性龟头炎也更易治愈且不易复发。
(四)手术治疗
对于包皮过长或包茎反复引发真菌性龟头炎的患者,在炎症控制后可考虑行包皮环切术。比如成年男性包皮过长反复出现真菌性龟头炎,行包皮环切术后可去除真菌滋生的环境,从根源上预防真菌性龟头炎的复发。儿童患者若包茎反复引发感染,也可在合适时机考虑手术治疗,但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