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飞蚊症,需避免眼部外伤,合理用眼(控制用眼时间、注意用眼环境),健康饮食(补充富含抗氧化剂和叶黄素的食物),定期眼部检查,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基础疾病。
一、避免眼部外伤
原因:眼部受到外伤可能会加重飞蚊症的症状,甚至导致更严重的眼部问题。例如,剧烈的碰撞、撞击等外力作用于眼部,可能引起玻璃体的牵拉、出血等情况。
措施:在进行可能有眼部受伤风险的活动时,如参与球类运动、进行建筑施工等,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如运动专用的护目镜等,以最大程度保护眼睛免受外伤。
二、合理用眼
控制用眼时间
原因:长时间连续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增加飞蚊症的不适感。一般来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持续看手机、电脑屏幕超过1小时,眼睛的调节肌肉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措施:遵循20-20-20原则,即每连续用眼20分钟,就要眺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用眼时间的控制可适当调整,例如儿童由于眼睛调节能力较强但仍需保护,连续用眼时间应更短,每10-15分钟就应休息一下。
注意用眼环境
原因:过强或过暗的用眼环境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过强的光线可能引起眼睛的刺痛、疲劳等,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为了看清物体而过度调节,导致疲劳。
措施:在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保证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光线直射眼睛。例如,室内照明可使用柔和的灯光,电脑屏幕的亮度应调整至与周围环境亮度相适应的水平。对于特殊工作环境下需要长时间用眼的人群,如在昏暗环境中工作的工人等,应配备专业的护眼设备。
三、健康饮食
补充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原因: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而自由基可能与飞蚊症的发生发展有关。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措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杏仁、核桃等)、橄榄油等。以成年人为例,每天可摄入200-300毫克维生素C,维生素E的摄入量可控制在14毫克左右(以α-生育酚当量计)。
摄入富含叶黄素的食物
原因:叶黄素是眼睛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能够过滤蓝光,保护眼睛免受蓝光的伤害,对维持眼睛健康有重要作用。
措施:常见的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有菠菜、羽衣甘蓝、玉米等。一般建议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叶黄素,例如成年人每天可摄入6-10毫克左右的叶黄素。
四、定期眼部检查
原因: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飞蚊症相关的眼部问题,如玻璃体混浊的变化情况、是否合并有其他眼底病变等。
措施:一般成年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对于有飞蚊症家族史、高度近视等高危人群,应缩短眼部检查的间隔时间,如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儿童也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从3岁左右开始,至少每1-2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眼部发育问题或与飞蚊症相关的潜在因素。
五、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
原因: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而这可能会引起飞蚊症的变化。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血管等结构,影响眼部的正常代谢。
措施: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糖尿病饮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高血压患者
原因: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的病变,如眼底动脉硬化等,这可能会影响玻璃体及视网膜的血液供应,进而与飞蚊症的发生发展相关。长期高血压会使眼底血管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损伤。
措施: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关注眼底血管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