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常见并发症有蒂扭转、破裂、感染。蒂扭转多发生于特定肿瘤,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腹剧痛等,育龄及妊娠期女性需不同考虑;破裂分外伤性和自发性,症状轻重与破裂口等有关,老年及有肿瘤病史女性需注意;感染多因扭转或破裂等引起,有发热等表现,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女性需特殊关注。
1.发生机制:
卵巢肿瘤蒂扭转多发生于蒂长、活动度大、中等大小、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皮样囊肿。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或向同一方向连续转动体位,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位置的改变,均可促使蒂扭转的发生。卵巢肿瘤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发生扭转后,静脉回流受阻,瘤内高度充血或血管破裂,致使瘤体急剧增大,瘤内出血,最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发生坏死变为紫黑色,易发生破裂和继发感染。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妇科检查扪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有时扭转可自然复位,腹痛随之缓解。
3.特殊人群考虑: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若出现突发的一侧下腹剧痛,应高度警惕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尽早处理。因为蒂扭转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肿瘤坏死等严重后果,影响生育等功能。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子宫位置的改变等因素可能增加卵巢肿瘤蒂扭转的风险。此时诊断和处理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胎儿的情况,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治疗上可能需要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必要时手术治疗,但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卵巢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破裂
1.发生机制:
卵巢肿瘤破裂有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外伤性破裂常因腹部重击、分娩、性交、妇科检查及穿刺等引起;自发性破裂则常因肿瘤过速生长所致,多数为肿瘤浸润性生长穿破囊壁。其破裂口小时,仅表现为轻度腹痛;破裂口大时,可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出血性休克和腹膜炎。
2.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取决于破裂口大小、流入腹腔的囊液性质和数量。小囊肿或单纯浆液性囊腺瘤破裂时,患者可有轻度腹痛;大囊肿或成熟性畸胎瘤破裂后,常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导致腹腔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妇科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原有肿块摸不到或扪及缩小瘪塌的肿块。
3.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对破裂后引起的腹膜炎等反应可能不如年轻女性敏感,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对于老年女性出现腹痛等情况,要提高对卵巢肿瘤破裂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超声、血液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
有卵巢肿瘤病史女性:这类女性本身存在卵巢肿瘤,发生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腹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在随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监测肿瘤的情况,一旦有破裂迹象要及时处理。
卵巢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
1.发生机制:
多因肿瘤扭转或破裂后引起,也可来自邻近器官感染灶如阑尾脓肿扩散。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时,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肿块及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升高等表现。
2.临床表现:
除原有肿瘤的症状外,患者可有发热、腹痛、局部压痛明显、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表现。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肿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有压痛。
3.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女性:儿童卵巢肿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病情可能进展较快。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就医。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尽量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功能低下女性: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女性,卵巢肿瘤发生感染的风险可能增加,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这类女性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发现卵巢肿瘤相关异常时,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同时注意加强自身的护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