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细菌有需氧菌(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不同人群子宫内膜炎细菌感染特点不同,孕产妇分娩后、流产后易感染,非孕产妇有宫腔操作史者、绝经后女性也易受细菌感染,且不同人群感染表现和后果有差异。
一、常见的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细菌
(一)需氧菌
1.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常见的菌属,也是引起子宫内膜炎较为常见的需氧菌。它可通过阴道、宫颈等途径上行感染至子宫内膜。在女性生殖道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分娩、流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大肠埃希菌容易侵入子宫内膜引发炎症。有研究显示,在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的比例较高,它可释放内毒素等物质,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
2.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菌,常存在于皮肤、鼻腔等部位。当皮肤黏膜屏障受损时,如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等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经伤口侵入生殖道,进而感染子宫内膜。它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如溶血素、血浆凝固酶等,这些物质会破坏子宫内膜组织,引起炎症性病变,导致患者出现发热、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3.链球菌
B族链球菌(GBS):在妊娠期间,部分孕妇阴道内可携带B族链球菌,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被感染,或者产后细菌上行感染子宫内膜。B族链球菌感染子宫内膜后,会引起子宫的炎症反应,对产妇和新生儿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新生儿可能出现感染性疾病等。
A族链球菌:A族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也可经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它感染子宫内膜后,会引发局部的炎症免疫反应,导致子宫内膜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
(二)厌氧菌
1.脆弱拟杆菌
脆弱拟杆菌是女性生殖道中常见的厌氧菌,在子宫内膜炎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它常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在宫腔操作后,如人工流产术等,阴道内的脆弱拟杆菌容易进入宫腔,由于宫腔内相对缺氧的环境适合厌氧菌生长繁殖,脆弱拟杆菌会在子宫内膜定植并引发炎症。它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会破坏子宫内膜组织,加重炎症程度,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
2.消化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也是子宫内膜炎中常见的厌氧菌,多存在于阴道菌群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月经期女性,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消化链球菌可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它感染子宫内膜后,会引起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子宫出现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
二、不同人群子宫内膜炎细菌感染特点
(一)孕产妇
1.分娩后
分娩过程中,宫颈口扩张,子宫内膜有创面,产后恶露排出等情况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此时需氧菌和厌氧菌都可能感染子宫内膜,如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等混合感染较为常见。产妇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若不及时处理,炎症可能扩散,引起盆腔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2.流产后
无论是自然流产还是人工流产,宫腔内操作破坏了子宫内膜的完整性,细菌容易侵入。例如人工流产时,手术器械消毒不严格等情况,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感染子宫内膜。此时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也常参与感染,患者可能出现阴道流血时间长、下腹部疼痛伴有发热等症状。
(二)非孕产妇
1.有宫腔操作史者
如放置宫内节育器、刮宫术等宫腔操作后,子宫内膜的防御屏障被破坏,细菌容易感染。若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需氧菌容易侵入。同时,厌氧菌也可能趁机感染,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不适、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需要密切关注宫腔操作后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感染并进行处理。
2.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更容易感染子宫内膜。此时需氧菌和厌氧菌都可能成为病原体,如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等。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部隐痛等症状,要警惕子宫内膜炎的可能,因为其感染后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