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花眼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合理控制用眼时间、注意用眼光线;适度进行眼部锻炼,如转眼运动、聚焦训练;均衡饮食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和叶黄素的食物;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成年人每年至少一次,有基础疾病人群更要注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1.合理控制用眼时间
成年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易引发老花眼,应避免连续长时间看书、看手机等。一般建议每隔30-4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可通过远眺、闭目养神等方式让眼睛得到放松。例如,连续看手机1小时后,起身走到窗前眺望远处10分钟左右,能有效缓解眼睛疲劳,降低老花眼发生风险。
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视觉发育阶段,若用眼无度也会增加老花眼潜在风险。应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学习时保持正确坐姿,书本与眼睛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避免在昏暗或晃动的环境下看书、写字等。
2.注意用眼光线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时用眼,都要保证光线适宜。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在室内阅读书写时,可使用台灯,保证光线柔和且无频闪,台灯最好选择色温在4000K-5000K左右的,接近自然光,能减少眼睛疲劳。户外避免在强光直射下用眼,如夏季阳光强烈时,可佩戴太阳镜遮挡过强光线。
二、适度进行眼部锻炼
1.转眼运动
每天可进行数次转眼运动。具体做法是: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前方,然后缓慢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眼球,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眼球,每次转动10-15圈。通过转眼运动可以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睛的灵活性,有助于预防老花眼。例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进行一次转眼运动,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对眼睛健康有益。
2.聚焦训练
找一个远处的固定目标,先专注看近处物体,然后再将视线慢慢移向远处目标,如此反复进行。比如,先看手中的书本(距离眼睛约30厘米),然后将目光移向10米外的一棵树,交替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这种聚焦训练能锻炼眼睛晶状体的调节能力,维持眼睛的聚焦功能,对预防老花眼有帮助。
三、均衡饮食营养
1.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A:对眼睛的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作用,可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例如,每周可吃2-3次胡萝卜炒肉片,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能维持眼睛正常的暗适应能力。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晶状体等组织。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每天可适量食用,如每天吃1-2个猕猴桃,能为眼睛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
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功效,可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坚果类食物(如杏仁、核桃)、橄榄油等富含维生素E,可适当摄入,每天吃一小把杏仁能补充维生素E。
2.补充富含叶黄素的食物
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绿色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等,以及玉米、南瓜等橙色蔬菜中富含叶黄素,可经常食用。比如,每周吃3-4次清炒羽衣甘蓝,能为眼睛补充叶黄素,有助于预防老花眼。
四、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1.成年人:3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每年至少一次。通过眼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晶状体等眼部结构的异常情况。例如,通过验光检查能了解自己的屈光状态变化,若发现有老花眼的早期迹象,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2.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注重眼部检查,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增加老花眼及其他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高血压患者也应定期检查眼部,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环,对眼睛健康有益。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像快走、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快走时保持适中速度,每分钟约100-120步,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眼部血液供应,降低老花眼发生几率。
2.戒烟限酒
吸烟会使眼部血管收缩,影响眼睛的血液供应,增加老花眼等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眼睛造成损害,影响眼部正常功能。所以,为了预防老花眼,应尽量戒烟,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