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需通过合理饮食改善,要增加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早产儿和人工喂养儿有特殊饮食注意事项。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如不同年龄段选动物肝脏、瘦肉等并注意摄入量;保证蛋白质合理摄取,不同年龄通过奶类、豆类等获取;摄入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选含维C、维B12和叶酸的食物并注意小儿特点;避免鞣酸和过量钙影响铁吸收;早产儿要更早注重铁等补充,人工喂养儿选含铁强化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
一、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一)食物选择及原理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小儿贫血时需保证铁的充足供应。常见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如猪肝,每100克猪肝含铁约22.6毫克)、瘦肉(如牛肉,每100克牛肉含铁约2.8毫克)、蛋黄等。动物肝脏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可达20%左右,能有效补充体内铁元素以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二)不同年龄段小儿的摄入建议
6个月-1岁的婴儿:可逐渐添加含铁米粉、肝泥等辅食,肝泥可每周添加1-2次,每次少量,如10克左右,避免一次摄入过多引起消化负担。
1-3岁幼儿:每天保证一定量的瘦肉摄入,约25-50克,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天可摄入1个中等大小的橙子。
二、保证蛋白质的合理摄取
(一)蛋白质的作用及来源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儿贫血的恢复也很关键。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奶类(如母乳、配方奶、牛奶等)、豆类(如黄豆,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约36.3克)、鱼虾类等。母乳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最适合婴儿利用,1岁以内婴儿每天母乳或配方奶摄入应保证在600-800毫升;对于1岁以上小儿,每天可摄入豆类或鱼虾类约20-50克。
(二)不同年龄小儿蛋白质摄入要点
婴儿期: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提供蛋白质,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幼儿及学龄前期小儿:除奶类外,可通过多样化的食物获取蛋白质,如每天喝一杯牛奶(约200毫升),吃一些豆制品或鱼虾,保证蛋白质摄入均衡,促进身体对贫血的修复。
三、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一)维生素C的作用与食物选择
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例如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含维生素C约51毫克,每天可给小儿摄入50-100克西兰花;草莓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47毫克,可作为零食每天给小儿吃50克左右。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重要性及食物来源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也会导致贫血,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每100克牛肉含维生素B12约1.8微克,小儿每天可摄入50-100克牛肉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B12;叶酸丰富的食物有绿叶蔬菜(如菠菜,每100克菠菜含叶酸约194微克),小儿每天可摄入50-100克菠菜来补充叶酸。不同年龄小儿在食物选择和摄入量上需根据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调整,比如幼儿咀嚼能力有限,可将菠菜制成菜泥等形式喂养。
四、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一)限制鞣酸摄入
一些食物中的鞣酸会抑制铁的吸收,如浓茶中含有较多鞣酸,小儿应避免饮用浓茶,1岁以内小儿尤其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胃肠道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鞣酸更容易影响铁的吸收。
(二)控制钙摄入过量
虽然钙是小儿生长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钙会干扰铁的吸收,所以在保证钙摄入充足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小儿过度补充钙剂,并且要合理安排钙和铁的摄入时间,最好间隔2-3小时,避免两者相互影响吸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早产儿
早产儿由于先天储备铁不足,且生长发育快,更容易发生贫血,在饮食上要更早、更注重铁等营养素的补充。出生后不久就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补充铁剂(但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因为早产儿对铁的耐受性和成人不同),同时保证奶类摄入充足,如早产儿配方奶,其营养成分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每天奶量可根据体重等情况遵医嘱保证在150-200毫升/千克左右,并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添加时间可较足月儿适当提前,但要注意辅食添加的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观察小儿的耐受情况。
(二)人工喂养儿
人工喂养儿的配方奶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含铁强化的配方奶,满足其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随着月龄增加,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添加含铁辅食,如4-6个月开始添加含铁米粉,然后逐渐添加肝泥、瘦肉泥等,保证营养均衡,预防贫血发生或促进贫血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