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概述

来源:民福康

小儿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按病因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性贫血三类,按血红蛋白含量分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等,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预防需孕期保健、婴儿期和儿童期保健。

一、定义

小儿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值低于110g/L,6-14岁小儿血红蛋白值低于120g/L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造血物质缺乏:如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多因铁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等原因导致。以6个月-2岁小儿多见,患儿可出现皮肤黏膜苍白、食欲减退等表现。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多因喂养不当等导致,患儿除贫血表现外,还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表情呆滞、目光发直等。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患儿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

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贫血等,感染性贫血多因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慢性肾病患儿因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红细胞易被破坏,患儿有贫血、黄疸、脾大等表现。

红细胞外在因素: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因母婴血型不合等引起,母亲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等;慢性失血,如肠道畸形导致的慢性失血、钩虫病等引起的失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二)按血红蛋白含量分类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值60g/L-90g/L(6个月-6岁)或90g/L-110g/L(6岁-14岁)。

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值30g/L-60g/L。

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值30g/L以下。

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值15g/L以下。

三、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睑结膜等部位较明显。不同类型的贫血还有其各自的特点,如缺铁性贫血患儿可出现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等;巨幼细胞贫血患儿神经精神症状较突出;溶血性贫血患儿可有黄疸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的喂养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如是否有挑食、偏食等情况,母亲孕期营养状况等。

(二)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的一般状况,如面色、精神状态等,检查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常用检查,可了解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比容等指标,初步判断贫血的程度和类型。

2.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等,有助于贫血的分类诊断,如缺铁性贫血患儿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巨幼细胞贫血患儿红细胞呈大细胞性等。

3.骨髓穿刺检查:必要时进行,可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情况等,对某些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病因相关检查:如怀疑缺铁性贫血,可检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等;怀疑巨幼细胞贫血,可检测血清维生素B、叶酸水平等。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防治感染,合理喂养等。对于贫血患儿,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叶酸等的食物摄入。

(二)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如缺铁性贫血患儿补充铁剂;巨幼细胞贫血患儿补充维生素B和叶酸;溶血性贫血患儿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失血性贫血患儿及时止血等。

(三)药物治疗

根据贫血的类型合理使用药物,如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但需注意小儿使用铁剂时应遵循安全原则,避免过量等。

六、预防措施

(一)孕期保健

母亲孕期应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等的食物摄入,预防胎儿发生贫血。

(二)婴儿期保健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按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动物肝脏、瘦肉等,同时注意辅食的合理搭配。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较早给予铁剂预防。

(三)儿童期保健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贫血并及时干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脸上皮肤发黄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脸上皮肤发黄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胆红素水平升高:当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导致皮肤发黄,这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囊问题或溶血性疾病等引起的。 2.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或营养素,如维生素A、E、B12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发黄。 3.皮肤疾病:某些皮肤疾病,如黄疸、黄褐斑、白癜风等,可能导
脚趾甲变白是什么原因?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脚趾甲变白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导致脚趾甲变白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种感染通常由霉菌引起,会导致指甲变色、变厚、易碎,并可能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块。 2.营养不良: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B12或铁,可能影响指甲的健康,导致指甲变白。 3.银屑病:
为什么夏天也长冻疮?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夏天也会长冻疮,医学上称为“夏季易发冻疮”或“非冻结性冷伤”。以下是关于夏天长冻疮的原因和相关建议: 1.原因: 肢端血液循环不良:夏天时,人体的血管会扩张,以帮助散热。然而,对于一些存在肢端血液循环不良问题的人来说,血管不能及时收缩,导致血液在肢端积聚,容易引发冻疮。 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尽管是夏天
指甲上有黑色竖线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指甲上出现黑色竖线可能是甲母痣、甲下出血、黑色素瘤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甲母痣 甲母痣是一种痣细胞位于甲板和甲床的交界部位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甲板上出现一条或多条纵行的黑线,颜色可呈棕色、黑色或蓝色。甲母痣恶变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如果黑线
小儿贫血需要治疗吗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和原因。一般来说,轻度贫血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而中重度贫血则需要积极治疗。 轻度贫血的小儿,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贫血状况,如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等因素对贫血的影响。 然而,对于中重度贫血的小
脸部有白块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脸部有白块通常与微量元素缺乏、贫血、蛔虫病、花斑糠疹、白癜风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B12参与了DNA合成和神经系统功能。其缺乏可能导致色素沉着不均匀,从而可出现白斑。 可以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猪肉、牛肉、羊肉等,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小儿贫血怎么治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治疗方法为明确病因、补充造血原料、输血治疗、支持治疗等。 1.明确病因 这是治疗贫血的关键。首先要明确导致贫血的原因,如营养不良、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2.补充造血原料 对于营养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需要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缺铁性贫血应补充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
小儿贫血标准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标准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新生儿,血红蛋白低于145g/L可诊断为贫血;1-4个月婴儿血红蛋白低于90g/L;4-6个月婴儿血红蛋白低于100g/L;6个月至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6-14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20g/L。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造血功能逐渐完善,但如果存在营养
小儿贫血吃什么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可以吃富含铁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 1.富含铁的食物 比如动物肝脏(猪肝、鸡肝等),其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有红肉(如牛肉、羊肉),其铁含量也较高。通过补充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缓解贫血症状。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如下: 1.新生儿期 血红蛋白低于145g/L可诊断为贫血。这是因为新生儿期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血红蛋白值会与其他年龄段有所不同。 2.1-4个月婴儿 血红蛋白低于90g/L应考虑贫血。此时婴儿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对铁等造血物质需求较大,容易出现贫血。 3.4-6个月至儿童期 血
贫血纠正后可以立即停药吗
王玉红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贫血纠正后不建议立即停药的,如缺铁性贫血,在系统补铁治疗情况下,3周左右可达到正常水平,但仍需维持治疗4到6个月后才能停药。如果患者贫血纠正后仍消化不良、慢性失血等情况没有改善,在停药后一段时间仍是可以反复贫血,因此建议补铁治疗的同时,治疗胃肠道疾患及慢性失血的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在血象恢复后,仍维持一段时间的叶酸及维生素
小儿贫血的原因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三甲
儿童贫血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第二、溶血性贫血;第三、失血性贫血。小儿贫血的原因,第一、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导致,主要是缺乏造血原料,比如营养性的铁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6缺乏、铜缺乏、维生素C缺乏、蛋白质的缺乏等。其中铁的缺乏会导致出现缺铁性贫血,而且在婴幼儿中的发
小儿贫血的症状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症状与病因、贫血的程度、贫血的急慢性有关,急性贫血,比如急性出血或溶血,即使检查是轻度贫血,也可以引起严重的症状,甚至休克。慢性贫血,如果器官代偿功能比较好,可以没有症状,只有非常严重的才会出现。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所以贫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器官缺氧,一般表现是皮肤、脸色和眼睑、指甲等处出现苍白,重度甚至出现蜡黄色。时间长
孕妇贫血不能低于多少
王芳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孕妇血红蛋白不能低于11克,因此血红蛋白低于11克就可以确诊为贫血,其中10到10.9克每升为轻度贫血,7到9.9克每升为中度贫血,4.0到6.9克每升为重度贫血。贫血越严重,对胎儿影响也越大,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孕期一旦发现有贫血,一定要通过饮食、药物及时纠正。
小儿贫血吃什么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要看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如果是营养性贫血,一般需要补铁。因为营养性贫血里面除了缺铁,还有其他的蛋白质、维生素B12或者是叶酸,所以主张多吃含铁食物,比如猪血、猪肝、鸡血、鸭血等。同时,也要多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一些苹果、橙汁等维C含量高的水果或者是蔬菜。另外,还要尽量补充一些高蛋白饮食。如果有维生素B12缺乏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我国小儿血液会议,建议血红蛋白,新生儿期为145克每升,1到4个月为90克每升,4到6个月为克每升,5到9个月时为110克每升,5到11岁时为115克每升,12到14岁时为120克每升。如果低于上述指标,就可以诊断为小儿贫血。一旦小儿出现贫血,家长应待儿童前往医院就诊,发现贫血要及时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是治疗贫血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