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通常可手术,手术方式依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选,有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等,有相应适应证与禁忌证,存在出血、感染、卵巢功能减退、复发等风险及并发症,特殊人群手术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年轻未生育者优先保生育功能术式,接近绝经女性需评估绝经症状等,合并其他疾病者需控制相关疾病指标。
一、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否可以做手术
卵巢巧克力囊肿通常可以做手术,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判断。
(一)手术方式选择
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主要是剔除卵巢巧克力囊肿,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例如,对于25-30岁希望日后怀孕的女性,若囊肿局限于一侧卵巢,可采用此术式。其原理是通过手术去除病灶,最大程度保留卵巢的排卵和内分泌功能,为受孕创造条件。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适用于年龄在45岁以下且无生育要求,但卵巢病变较为广泛的患者。手术会切除盆腔内病灶以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比如,40岁左右的女性,卵巢巧克力囊肿复发且无生育意愿时,可考虑该术式。此术式在去除病灶的同时,保留部分卵巢组织以维持内分泌功能,但卵巢功能会逐渐减退。
3.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45岁以上近绝经期或病情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手术会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对于接近绝经年龄且病情严重的患者,采用此术式可彻底去除病灶,防止复发,但会导致患者提前进入绝经状态,内分泌功能迅速丧失。
二、手术的适应证
1.囊肿较大
当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超过5-6cm时,发生破裂、扭转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例如,直径8cm的囊肿,由于囊肿体积大,周围组织受压,容易出现扭转,引起急腹症,此时手术切除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2.药物治疗无效
对于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如使用GnRH-a类药物等)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囊肿持续存在的患者。有些患者使用药物后囊肿缩小不明显,且痛经等症状仍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3.有生育需求但囊肿影响受孕
部分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卵巢巧克力囊肿影响了卵巢的正常排卵或输卵管的通畅性,导致难以自然受孕。比如,囊肿占据卵巢大部分体积,影响卵子排出,通过手术去除囊肿后,有助于提高受孕几率。
三、手术的禁忌证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例如,患有严重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无法耐受手术中的创伤和麻醉风险。因为手术和麻醉会增加心肺负担,可能导致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2.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如极度虚弱、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患者,身体状况不允许进行手术操作。手术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身体储备来应对创伤,这种全身情况差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
3.临近经期
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较为合适。临近经期时,盆腔充血,手术中出血可能会增多,且术后恢复可能受到影响。例如,月经前1周左右发现囊肿需要手术,可能会选择推迟到月经干净后再进行。
四、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1.出血
手术中可能损伤周围血管导致出血。例如,在剔除卵巢囊肿时,可能损伤卵巢的血管,引起腹腔内出血。轻度出血可通过压迫等方式处理,严重时可能需要输血甚至再次手术止血。
2.感染
术后有发生盆腔感染的可能。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阴道炎、宫颈炎等基础感染病灶,或者手术操作中无菌操作不严格,都可能导致术后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3.卵巢功能减退
尤其是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或根治性手术时,可能会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和排卵功能。例如,保留部分卵巢组织的手术,随着时间推移,剩余卵巢组织可能逐渐萎缩,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潮热、盗汗、月经紊乱等围绝经期症状。
4.复发
卵巢巧克力囊肿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即使进行了手术,由于其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且盆腔内可能存在微小的异位病灶,术后有再次生长的可能。例如,术后1-2年内复发的情况并不少见。
五、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1.年轻未生育女性
手术时应优先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术式,最大程度保护卵巢功能。在手术过程中要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对正常卵巢组织的破坏。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排卵情况,指导受孕,因为术后受孕几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可能低于正常人群,需要专业的生殖医学指导。
2.接近绝经女性
对于接近绝经年龄(45岁左右)的患者,选择根治性手术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绝经症状和生活质量。如果患者绝经症状不明显,可考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若患者接近自然绝经状态,根治性手术可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小,但要告知患者术后雌激素缺乏相关的健康风险,如骨质疏松等,可建议术后适当补充钙剂等。
3.合并其他疾病患者
若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进行手术,感染风险会增加,且术后恢复可能受影响。需要在术前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空腹血糖7-9mmol/L,餐后血糖10-13mmol/L左右)。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以降低手术中心血管意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