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道炎可由病原体感染、尿道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感染;尿道结构异常有尿道狭窄(先天性、后天性)、尿道憩室;免疫力低下与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不良生活方式包含饮水过少、不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会阴部、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性生活不卫生。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慢性尿道炎较常见的病原菌。女性由于尿道短且直,更容易受到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的侵袭,尤其是在经期、性生活后等情况下,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尿道。例如,有研究表明,女性慢性尿道炎中约有一定比例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性生活会增加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这些细菌也可能导致慢性尿道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等可能侵入尿道引发感染。比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侵袭而发生慢性尿道炎。
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也是慢性尿道炎的常见原因。性行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会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若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治疗,就可能转为慢性。在性活跃的人群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慢性尿道炎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类感染往往症状相对隐匿,但长期存在会对尿道黏膜造成持续损伤。
3.淋球菌感染
淋病奈瑟菌感染是导致淋病的主要原因,若淋病急性期没有规范治疗,也可能发展为慢性尿道炎。淋球菌感染后,尿道会出现炎症,表现为尿道分泌物增多、尿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彻底,炎症迁延不愈,就会转为慢性,对尿道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影响。
二、尿道结构异常
1.尿道狭窄
先天性尿道狭窄,如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等,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道内潴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慢性尿道炎。例如,先天性尿道外口狭窄的患儿,从儿童时期就可能存在尿液排出受阻的情况,长期尿液潴留使得尿道内细菌繁殖,进而引起慢性炎症。
后天性尿道狭窄,多由于尿道损伤(如骑跨伤、医源性损伤等)、尿道炎症愈合后瘢痕形成等原因导致。尿道狭窄使得尿道管径变小,尿液通过受阻,局部尿液积聚,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条件,从而容易引发慢性尿道炎。比如,曾经有过尿道骑跨伤病史的患者,在损伤愈合后可能形成尿道瘢痕狭窄,进而导致慢性尿道炎的发生。
2.尿道憩室
尿道憩室是尿道壁上向外突出的袋状结构,憩室内容易残留尿液,细菌在憩室内滋生繁殖,难以彻底清除,从而引起慢性尿道炎。尿道憩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尿道憩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后天性尿道憩室多由于尿道损伤、炎症等导致尿道局部组织薄弱形成。例如,患有尿道憩室的患者,由于憩室内尿液潴留,经常出现尿道感染反复发作的情况,进而发展为慢性尿道炎。
三、免疫力低下
1.基础疾病影响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尿道感染。而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尿道炎,就更容易转为慢性。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慢性尿道炎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糖状态使得尿道局部的微环境改变,细菌更容易定植和持续感染。
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低,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尿道的病原体感染,且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发展为慢性尿道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无法有效清除尿道内的病原体,使得炎症持续存在。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一些患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尿道感染且转为慢性。例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尿道感染,且由于免疫功能被抑制,感染难以彻底治愈,进而发展为慢性尿道炎。
四、不良生活方式
1.饮水过少
长期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尿道内滋生。例如,一些工作繁忙的人,常常忽视饮水,每天饮水量不足,使得尿液浓缩,尿道内细菌浓度相对升高,增加了慢性尿道炎的发生风险。
2.不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会阴部卫生不良:女性的会阴部容易被粪便、阴道分泌物等污染,如果不注意清洁,细菌容易从会阴部逆行感染尿道。尤其是经期女性,会阴部的卫生要求更高,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等,更容易引发尿道感染并转为慢性。
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时,包皮内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这些细菌容易侵入尿道引起感染。如果不注意清洗包皮内的污垢,长期下去就可能导致慢性尿道炎。例如,包皮过长的男性,如果不经常翻开包皮清洗,包皮垢积聚,就会增加尿道感染的机会,进而发展为慢性尿道炎。
3.性生活不卫生
性生活时不注意卫生,如性生活前双方不清洗外生殖器等,容易将细菌等病原体带入尿道,引发感染。尤其是不固定性伴侣的人群,感染性传播病原体的风险更高,容易导致慢性尿道炎。比如,有多个性伴侣的人,在性生活中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的概率增加,若感染后未得到规范治疗,就容易转为慢性尿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