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预后怎么样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预后受肿瘤特征(大小范围、是否转移)、治疗方式(眼内局部治疗、眼球摘除术、全身治疗)影响,保留眼球治疗后视功能保留差且复发风险高,眼球摘除术后生存与生活质量受影响,儿童患者心理、生长发育及治疗耐受性受关注,成年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并考虑疾病对工作等的影响。

一、预后的影响因素

(一)肿瘤特征

1.肿瘤大小与范围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时,肿瘤体积较大且侵犯范围广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若肿瘤累及眼内多个象限、侵犯到视神经周围等情况,预后相对较差。研究表明,肿瘤超出眼球范围(如侵犯眶内组织等)的患者,远期生存及眼部保留的概率会明显降低。

例如,肿瘤直径大于一定范围(如大于15mm等)时,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扩散转移,影响整体预后。

2.是否有转移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如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肺部等部位。发生转移的患者预后通常极差。有研究显示,出现远处转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无转移患者。

(二)治疗方式

1.眼内局部治疗

对于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局部治疗的效果会影响预后。如果局部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眼内肿瘤生长,保留眼球的可能性增大,对患者的外观及部分视功能保留有积极意义,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但如果局部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可能需要进一步采取其他更激进的治疗措施。

2.眼球摘除术

当肿瘤无法通过局部治疗控制且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眼部功能时,眼球摘除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术后如果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等情况,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有一定保障,但眼部外观及功能完全丧失,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会对其心理发育等带来不良影响。

3.全身治疗(如化疗等)

全身化疗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有效的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为后续的局部治疗创造条件,也有助于控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合适的全身化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例如,某些新型化疗药物的应用,在提高肿瘤缓解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二、不同治疗下的预后情况

(一)保留眼球的治疗后预后

1.视功能保留情况

经过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保留眼球治疗后,视功能保留程度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能保留一定的视力,但由于肿瘤对视网膜等结构的破坏,视力可能明显下降,且存在视功能进一步恶化的风险。例如,肿瘤侵犯黄斑区等关键视功能区域的患者,即使保留眼球,视功能预后也往往较差,可能仅能有光感等极低视力。

2.肿瘤复发风险

保留眼球治疗后存在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中晚期肿瘤细胞可能存在残留,在后续观察过程中肿瘤有复发的可能。一旦复发,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眼球摘除等更激进的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整体预后。

(二)眼球摘除术后的预后

1.生存情况

眼球摘除术后,如果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取决于是否存在隐匿的转移灶以及后续是否有新的转移发生。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并进行眼球摘除等治疗且无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等相对较好,但如果存在微小转移灶未被发现,可能会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肿瘤复发转移,影响生存。

2.生活质量影响

对于儿童患者,眼球摘除术后会对其外观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患儿产生自卑心理等,影响其心理发育。同时,术后需要佩戴义眼等,在日常护理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有较大负面影响。而对于成年患者,虽然外观影响相对儿童可能稍小,但眼部功能完全丧失也会对其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诸多不便,如影响深度感知等,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三、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患者

1.心理及生长发育影响

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患者,无论是保留眼球治疗还是眼球摘除术后,对其心理发育影响较大。例如,保留眼球治疗后外观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或者眼球摘除术后佩戴义眼等情况,会使儿童在学校、社交等环境中面临心理压力,可能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疾病本身及治疗过程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疾病带来的身体消耗、治疗的副作用等都可能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身体机能恢复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2.治疗耐受性

儿童对治疗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如化疗等,儿童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更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身体状况,根据其耐受性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尽量减少治疗副作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二)成年患者

1.生活方式调整

成年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晚期患者,在预后方面需要考虑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是眼球摘除术后患者,需要注意眼部义眼的护理等,避免义眼相关的感染等问题。同时,由于可能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需要定期进行全身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健康的作息、合理的饮食等,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2.疾病对工作等的影响

成年患者的工作和社会角色等会受到预后情况的影响。如果视功能严重受损或外观有明显缺陷,可能会影响其职业选择和工作能力。例如,需要精细视力或良好外观的职业可能无法从事,这就需要患者和家属提前规划,考虑后续的职业培训、生活保障等问题,以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白瞳病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白瞳病是指白瞳症。白瞳症是一种使得患者瞳孔区域呈现白色的病症。 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或眼球内部肿瘤等疾病所引发。白瞳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往往难以准确描述视力下降等症状,所以通常直到病情恶化,出现瞳孔区域发白的明显症状时,才会被家长察觉。白内障是导致白瞳症的常见原因,通常需要通
癌症会导致视力模糊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癌症是不是会导致视力模糊应根据癌症发生部位、有无转移等因素进行判断。 如果是发生在眼部的癌症,比如眼表鳞状细胞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无论是否发生转移,均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视力模糊。如果是除了眼睛外的其他部位癌症,比如胃癌、肺癌、鼻咽癌等,在尚未发生转移前通常不会造成视力模糊。在病情晚期时若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会头疼吗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会引起头疼的症状。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眼部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向周围的组织扩散。视网膜母细胞瘤引起的头疼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肿瘤压迫或浸润视神经、脑神经所致。此外,肿瘤还可能会引起炎症和水肿,也可能会导致头疼。除了头疼外,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其
脑瘤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引起脑瘤的原因一般包括遗传因素、放射线暴露、病毒感染等。 1.遗传因素 神经纤维瘤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遗传性疾病,可能会导致脑瘤发生的几率增加。 2.放射线暴露 长时间接触高剂量的离子辐射,如放射治疗、X射线等,可能增加患脑瘤的风险。 3.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病毒感染,
视网膜母细胞瘤症状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细胞的恶性肿瘤,症状包括白瞳症、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视力下降或丧失、眼红、眼痛或分泌物增多等。 1.白瞳症 瞳孔区呈现白色,这是由于肿瘤阻挡了光线进入眼睛。 2.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 肿瘤可能影响眼球的运动,导致斜视或其他异常。 3.视力下降或丧失 肿瘤可导致视力逐渐下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以治愈,主要有化学治疗、激光光凝治疗、眼球摘除术等治疗方式。 化学治疗包括动脉化学治疗,此疗法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比较强,而且对人体其他组织副作用比较小。如果检查患者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后极部和赤道部后并且体积比较小,可以利用激光的热凝固作用,将肿瘤细胞杀灭。如果进行保眼治疗无效,可以选择
视网膜母细胞瘤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包括白瞳症、斜视、玻璃体浑浊等。 1、白瞳症 患者的瞳孔区域有黄白色的反光,一般在光线较暗的时候,随着瞳孔自然散大时,即可出现此症状。 2、斜视 有些处于中心凹或者周围的体积较小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引起视力降低明细,患者可出现斜视的症状。 3、玻璃体浑浊 如果肿瘤进一步增大穿
视网膜母细胞瘤前兆?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不会出现前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瞳孔散大、白瞳症、斜视等表现。其次,当肿瘤体积逐渐增大时,会导致眼压升高,使患者出现眼部疼痛、恶心、呕吐、头痛等青光眼症状。如果肿瘤不断生长穿破虹膜进入眼眶内,会造成眼球突出。对于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视网膜母细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化学治疗,常见的化疗方式有静脉化学治疗、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注药化学治疗等,能够消灭眼内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持续增大。如果肿瘤位于眼球赤道部,且瘤体较小,也可以采取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热凝固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如果患儿保眼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眼球摘除术,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应该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化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为主。若属于眼内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则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包括静脉化学治疗,常用药物为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等;还可通过动脉化学治疗、玻璃体腔化学治疗等方法缓解病情。若进行保眼治疗后效果不佳,则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眼球摘除术、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前兆
牛传强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于两岁儿童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最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通过早期新生儿眼底筛查就可以发现,但是家长在家里容易发现眼内视网膜细胞瘤,主要注意以下几个点:第一个猫眼征,第二个白瞳,第三个特别注意,在晚上弱光情况下可以明显看到眼内白色反光物,还有一些小朋友早期表现为斜视,这些都要警惕视网母细胞瘤发生可能。
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郭磊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大约两万分之一,全球每年发病率有五千到八千例,其中中国新发患儿大约有一千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白瞳症,家长往往在光线下可以看到患儿瞳孔内有个白色肿瘤样物质,还有些患儿伴有斜视症状。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变可累及单侧眼睛也可累及双侧眼睛,其中30%患儿为双侧眼睛受累,具有一定遗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是什么
郭磊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三甲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白瞳和斜视,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增生的黄白色的肿物、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下积液以及玻璃体内出血。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较好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