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等)、尿道损伤(器械检查损伤、性生活损伤)、尿道梗阻(先天性尿道狭窄、后天性尿道狭窄如结石或肿瘤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年龄因素婴幼儿尿道黏膜娇嫩、老年人尿道黏膜萎缩且常伴基础疾病,其他因素局部卫生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尿道炎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大肠埃希菌容易从肛门周围定植并逆行感染尿道。在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中较为常见,性生活可能会将肛门周围的大肠埃希菌推移至尿道外口,从而引发感染。男性若存在泌尿系统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等情况,也可能因尿液引流不畅,导致大肠埃希菌在尿道内滋生引发感染。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通过血行感染或直接蔓延等方式引起尿道炎。例如,当身体其他部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灶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到达尿道引发感染。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侵袭而发生尿道炎。
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引起淋病性尿道炎的病原体。在性活跃的人群中,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不安全性行为的人群中,感染风险较高。淋病奈瑟菌感染后,会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道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属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些人群的性活动较为频繁,且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防护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沙眼衣原体或解脲脲原体感染引发尿道炎。
2.真菌和病毒感染
真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尿道炎相对较少见,但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较为容易发生。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由于抗生素破坏了尿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引发真菌性尿道炎。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引起尿道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初次感染后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再次激活引发尿道炎,表现为尿道部位的疱疹、溃疡等症状,且容易反复发作。
二、尿道损伤
1.器械检查损伤
在进行尿道器械检查时,如尿道探子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例如,检查时用力过猛或器械表面不光滑,会造成尿道黏膜的擦伤、撕裂等。这种损伤会使尿道的防御屏障受损,容易导致病原体入侵引发尿道炎。对于老年人,由于尿道黏膜相对脆弱,在进行器械检查时更应谨慎操作,以减少尿道损伤的发生风险。
2.性生活损伤
过于剧烈的性生活可能会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尤其是在性生活过程中,动作粗暴或姿势不当,可能会使尿道受到摩擦、撞击等。这种损伤在女性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女性尿道较短且较直,性生活时更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对于性生活频繁的人群,应注意性生活的适度和方式方法,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尿道损伤而引发尿道炎。
三、尿道梗阻
1.先天性尿道狭窄
如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等先天性尿道狭窄情况,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道内积聚,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长期如此容易引发尿道炎。先天性尿道狭窄在儿童中也可能存在,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以防止长期尿液潴留对尿道黏膜造成损害并引发感染。
2.后天性尿道狭窄
结石或肿瘤:尿道结石或尿道肿瘤可引起尿道梗阻。尿道结石可能是原发于尿道的结石,也可能是上尿路结石排入尿道后停留所致。尿道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肿瘤生长会阻塞尿道,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例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可能会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进而引起尿液引流不畅,增加尿道炎的发生几率。对于患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尿道梗阻问题。
四、局部抵抗力下降
1.年龄因素
婴幼儿:婴幼儿的尿道黏膜娇嫩,且尿道短,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同时,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局部抵抗力较低。例如,女婴的尿道外口更容易受到粪便等污染,从而增加尿道炎的发生风险。家长应注意婴幼儿的尿道卫生,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
老年人:老年人的尿道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进一步削弱了机体的抵抗力。此外,老年人的排尿功能可能出现减退,尿液在尿道内残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病原体的滋生繁殖,因此老年人发生尿道炎的几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尿道局部清洁,控制基础疾病,如积极控制血糖等,以提高局部抵抗力。
2.其他因素
局部卫生不良:不注意尿道局部的清洁卫生,如不经常清洗会阴部,尤其是女性,会导致尿道外口容易积聚污垢,为病原体的生长提供条件。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使会阴部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也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从而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尿道炎的发生风险。
机体免疫力低下: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局部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尿道炎。此外,长期劳累、营养不良等也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尿道炎的易感性。例如,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等,会影响尿道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使局部抵抗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