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屈光矫正需对有屈光不正患儿准确验光并戴合适眼镜,视觉训练包括融合功能训练和聚散球训练;手术治疗需考虑手术时机(根据斜视度数、病情进展和全身情况)和手术方式(肌肉减弱术如外直肌后徙术、肌肉加强术如内直肌缩短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

一、非手术治疗

(一)屈光矫正

1.对于有屈光不正的患儿:

首先要进行准确的验光,若存在远视、近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情况,需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因为屈光不正可能会加重间歇性外斜视的症状,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有助于改善眼位。例如,对于伴有远视的患儿,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后,能使双眼的调节功能趋于平衡,从而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是基于屈光不正与眼位异常之间的关联,通过矫正屈光状态来调整眼外肌的力量平衡。

不同年龄的患儿验光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可能需要使用散瞳剂进行散瞳验光,以获取准确的屈光度数,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避免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干扰。

(二)视觉训练

1.融合功能训练:

可以通过使用视知觉训练软件等方式进行融合功能训练。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往往存在融合功能障碍,通过特定的视觉训练来增强融合能力,从而帮助恢复双眼单视功能。例如,让患儿进行同时视训练、融合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利用视标等刺激来促进大脑对双眼视觉信息的整合,逐步提高融合幅度和融合控制能力。一般需要在专业的视光师或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训练,训练的频率和时长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需要长期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视觉训练的方式和难度也会有所调整。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需要趣味性较强的训练方式来吸引其注意力,而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进行相对较为复杂的融合功能训练。同时,考虑到患儿的生活方式,训练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中,比如让患儿在看一些立体视觉的书籍或玩具时进行相关训练,增加训练的依从性。

2.聚散球训练:

聚散球训练也是一种常见的视觉训练方法。通过使用聚散球,患儿可以进行集合和散开的训练,以锻炼眼外肌的聚散功能。例如,让患儿手持聚散球,按照训练要求进行近距和远距的集合与散开练习。聚散球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双眼的聚散能力,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节奏,避免患儿过度疲劳。不同年龄的患儿耐受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年龄较小的患儿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分多次进行训练,而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适当延长训练时间,但也需以患儿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时机的选择

1.根据斜视度数和病情进展:

一般来说,当间歇性外斜视的斜视度数较大,或者斜视发作的频率较高,比如患儿频繁出现外斜视,影响到双眼视功能的发育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一些斜视度数超过15△-20△,且频繁发作的患儿,手术干预的时机就比较关键。同时,还要考虑患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患儿手术的风险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对于婴幼儿期的患儿,手术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其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手术可能会对眼部的正常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需要综合评估病情。

在评估病情进展时,要关注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情况,如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等。如果患儿的融合功能已经明显受损,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手术可能是改善眼位和双眼视功能的有效手段。

2.考虑患儿的全身情况:

患儿的全身健康状况也是手术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患儿存在一些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心肺疾病等,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需要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手术。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儿,比如曾有眼部感染性疾病史等,需要评估眼部的当前状态是否适合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比如,若患儿近期有眼部感染,需要待感染完全控制后才能进行斜视手术,以避免手术导致感染扩散等并发症。

(二)手术方式的选择

1.肌肉减弱术:

对于一些轻度至中度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以考虑肌肉减弱术。例如,进行外直肌后徙术,通过将外直肌向后移位,减弱外直肌的力量,从而调整眼外肌的平衡。外直肌后徙术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肌肉的附着位置,减少其对眼球向外牵拉的力量,使双眼的眼位趋于正常。手术操作需要精确,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斜视度数来确定后徙的量。

不同患儿的眼外肌情况不同,后徙的量也会有所差异。医生会通过术前的详细检查,如斜视度测量等,来精确计算后徙的量,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肌肉减弱术的操作需要更加精细,避免对眼部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2.肌肉加强术:

对于一些伴有内直肌力量不足等情况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能会考虑肌肉加强术。比如,进行内直肌缩短术,通过缩短内直肌的长度,增强内直肌的力量,从而使双眼的眼位得到调整。内直肌缩短术的原理是增加内直肌的张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牵拉眼球向内,与外直肌的力量达到平衡。同样,手术中需要精确计算内直肌缩短的量,这需要依靠术前的准确评估,如通过三棱镜遮盖法等测量斜视度数来确定缩短的量。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还会考虑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如果患儿在术后有望恢复较好的双眼视功能,那么会优先选择能够更好地调整眼外肌平衡且有利于双眼视功能恢复的手术方式。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综合考虑其眼部发育情况和预后等因素。比如,低龄儿童的眼部组织较为娇嫩,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会更倾向于对眼部损伤较小、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怎么做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笔尖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或者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注视着笔尖或者指指尖,然后逐渐缩短笔尖或指尖和眼睛的距离。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帮助矫正外斜视。二、正位视训练。首先是面对镜子找到双眼的正位,捕捉到双眼正位后看向远处,当可以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视线集中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集中注视笔尖或者指间,然后将手指或者笔向眉心处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五到十分钟,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外斜视的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二、正位视训练。让自己的眼睛保持
间歇性外斜视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逐渐发育成熟,此时再进行矫正则会影响到预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会复发。对于斜视度数较小的患儿,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
眼睛是外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斜视,在出生后以及1岁以内,不伴随其他眼部或者全身的异常情况,一般是恒定性的,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是共同性外斜视,如果斜视的度数小,可以通过佩戴负镜或者辐辏训练,但是如果斜视度数大于30度,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遵医嘱按时使用眼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外斜视症状比较轻微,斜视度数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集合训练,用手握住一只铅笔或圆珠笔,笔尖朝上,然后将手平举放在眼前,再慢慢往前推移。往前推移过程中,双眼应该盯着笔尖,这样反复多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视的情况。但如果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应及时进行眼镜矫正治疗。如果外斜视角度比较大,还
外斜视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斜视度数较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每天两次的笔尖训练,每次5-10分钟或者佩戴负球镜等治疗方法。对于斜视度数超过30度或者斜视出现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弱视治疗半年以上视力仍不提高、双眼视力平衡的外斜视患者或者通过远看和近看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
外斜视一般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如佩戴眼镜、眼部训练等。如果患者有弱视的症状,还需要给予眼罩遮盖的方式缓解。患者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矫正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放松或者增强眼部肌肉,从而缓解斜视的症状
先天性外斜视能治疗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它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庭遗传因素存在,可以发生在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会表现出远视性屈光。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佩戴远视眼镜、双光镜进行矫正。但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斜视会影响孩子的工作和学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暂时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先天因素、外伤或者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染色体变异、基因疾病或者遗传等,均有可能会引发外斜视。 2、外伤:包括眼外伤和颅脑外伤等,容易损害支配眼睛的神经与组织,导致眼位出现异常。 3、疾病:如颅内或眶内炎症、肿瘤或者感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要做手术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一定要做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多与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而引起,多为缓慢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斜视程度较小,并且眼睛控制力相对较强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单眼遮盖、负镜过矫等方法改善间歇性外斜视。但对于斜视症状较严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的眼睛随时都偏斜视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外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共同性外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共同性外斜视会遗传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否会遗传,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共同性外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不过这种遗传几率比较低。临床上,共同性外斜视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异常所造成,但先天性异常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先天性异常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共同性外斜视会导致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由于先天异常或者是眼外肌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视物偏斜,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后导致的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两种疾病没有相互致病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导致面瘫。根据面瘫原因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类。引起中枢神经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脑梗塞、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疾病,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