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病因与激素相关,多无症状或有月经改变、腹部包块、压迫症状等,影像学可辅助诊断,治疗有随访、药物、手术等,预后良好;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有阴道流血、排液、疼痛等表现,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可助诊断,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与分期等相关,早期预后较好,晚期较差。
一、疾病定义与性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多见于30-50岁育龄女性,病因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相关,一般生长缓慢。
子宫癌:主要指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等,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子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遗传因素、长期雌激素刺激等,可发生于较广年龄范围人群,但以中老年女性多见。
二、临床表现差异
子宫肌瘤
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常见于肌瘤较小、生长部位不影响子宫功能时。
月经改变: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因为肌瘤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影响子宫收缩,且肌瘤可能压迫静脉,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扩张等。例如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过多,随肌瘤增大,经期延长。
腹部包块:当肌瘤较小时腹部摸不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于下腹摸到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
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导致便秘、排便困难等。
子宫癌
阴道流血
子宫内膜癌:早期多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子宫颈癌:早期常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后期可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晚期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量出血。
阴道排液
子宫内膜癌: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可呈脓性、有恶臭。
子宫颈癌:多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癌肿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并可向下肢及足部放射。
子宫颈癌:晚期癌肿压迫输尿管,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出现腰部胀痛;癌肿侵犯盆壁、神经,可出现持续性腰骶部及坐骨神经痛。
三、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区别
影像学检查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显示子宫增大,肌层内低回声、边界清晰的结节,有时可见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晕。通过超声还能观察肌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性变等。
磁共振成像(MRI):对肌瘤内部结构显示更清晰,能准确判断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尤其对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MRI可更准确判断肿瘤侵犯子宫肌层的深度、是否累及宫颈间质等,对分期有重要意义。
子宫颈癌:超声检查可发现宫颈部位的异常肿块;阴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颈病变部位,在可疑部位取活检;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是确诊子宫颈癌的可靠方法,而MRI有助于判断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病理检查
子宫肌瘤:病理下见子宫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细胞大小较一致,排列成编织状或束状,核分裂象少见,无异型性。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多样,常见有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等,镜下可见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乳头状等结构。
子宫颈癌: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等,鳞状细胞癌镜下可见癌细胞呈巢状、团块状排列,可见角化珠和细胞间桥;腺癌可见癌细胞排列成腺管或乳头状结构。
四、治疗原则不同
子宫肌瘤
随访观察:对于无症状、肌瘤较小(直径<5cm)的患者,尤其是近绝经年龄者,可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肌瘤生长情况。
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可抑制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但停药后肌瘤可复发;还有米非司酮等,能拮抗孕激素,使肌瘤缩小,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需关注。
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可经腹、经腹腔镜或经宫腔镜进行;子宫切除术适用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分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早期患者可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同时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或清扫术;晚期患者手术范围更广泛。
放疗:术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需辅助放疗,如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等;也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
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可单独使用或与放疗、靶向治疗等联合使用。
子宫颈癌
手术治疗: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手术方式,早期患者可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年轻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
放疗:适用于各期患者,早期患者可作为术前辅助放疗,晚期患者则以放疗为主。
化疗:常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也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五、预后情况不同
子宫肌瘤:一般预后良好,恶变率极低(<0.5%),经治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大多数患者经合适治疗后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对寿命影响较小。
子宫癌: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早期子宫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如早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可达80%-90%,早期子宫颈癌5年生存率也较高;而晚期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