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怎么检查

来源:民福康

小儿贫血的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等)、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查)、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化学染色)、铁代谢相关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和叶酸测定、红细胞酶测定、Coombs试验等,这些检查可辅助诊断小儿贫血及明确病因,不同检查有不同意义且小儿不同年龄相关指标正常范围不同。

一、血常规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b)

意义: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正常小儿不同年龄阶段血红蛋白有正常范围,如新生儿Hb≥145g/L,1-4个月Hb<90g/L、4-6个月Hb<100g/L为贫血等。通过测定可了解小儿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大致程度。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其正常参考值不同,这是因为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和代谢等情况会发生变化,年龄是影响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的重要因素。

2.红细胞比容(HCT)

意义:是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它能更准确地反映贫血的程度,对于判断小儿是属于单纯红细胞减少还是伴有血浆容量变化的贫血有帮助。不同年龄小儿HCT正常范围不同,例如新生儿HCT为0.43-0.60,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变化,这与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相关,如新生儿时期红细胞生成和血容量等情况与年长儿不同。

3.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意义:观察红细胞的大小(MCV,平均红细胞容积)、形态(如是否为小细胞低色素性、大细胞性等)等。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大细胞性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通过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初步推测贫血的病因,不同病因导致的贫血红细胞形态有特征性改变,这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具体类型有重要提示作用。

二、外周血涂片检查

1.观察红细胞形态

可以发现红细胞大小不均、异形红细胞、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如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等)。例如在溶血性贫血时,可能会看到红细胞碎片等异形红细胞;缺铁性贫血时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等。这些形态学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贫血的类型,不同类型贫血在外周血涂片中的红细胞形态表现不同,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表现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贫血原因。

2.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有助于排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贫血,如感染时白细胞可能会升高或降低,分类也会有相应变化。血小板计数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同时合并血小板异常的情况,因为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异常等,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情况能为贫血的综合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三、骨髓穿刺检查

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意义: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方法。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液,观察骨髓中各系细胞的增生情况、形态变化等。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骨髓增生低下,各系细胞减少;白血病时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等。不同病因导致的贫血在骨髓细胞形态上有特征性表现,对于明确贫血是造血干细胞异常、造血微环境问题还是红细胞生成调节异常等有关键作用,能帮助医生确定贫血的具体病理类型。

2.骨髓细胞化学染色

某些化学染色有助于鉴别贫血的类型,如过氧化物酶染色、苏丹黑染色等对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有帮助;铁染色可以了解骨髓中铁的储存情况,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缺铁性贫血时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等。通过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可以进一步补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信息,更精准地判断贫血的病因。

四、铁代谢相关检查

1.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

意义: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降低,TIBC升高,TS降低。血清铁是指血清中的铁含量,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能结合铁的总量,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指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这些指标对于诊断缺铁性贫血有重要意义,小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铁的代谢情况不同,正常小儿的血清铁、TIBC和TS有相应的正常范围,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辅助判断小儿是否存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的情况。

2.血清铁蛋白(SF)

意义: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指标,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蛋白降低。它能较早地反映体内铁储存情况,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有重要作用。小儿血清铁蛋白的正常范围也因年龄而异,年龄越小,正常范围可能有所不同,这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铁的储备等因素相关。

五、维生素B和叶酸测定

1.血清维生素B测定

意义:血清维生素B降低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维生素B是参与DNA合成的重要辅酶,缺乏时会导致骨髓中红细胞等造血细胞的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小儿由于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B的需求增加,如果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等会导致其缺乏,通过测定血清维生素B水平可以辅助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等相关疾病。

2.血清叶酸测定

意义:血清叶酸降低也是巨幼细胞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叶酸同样是参与DNA合成的重要物质,小儿叶酸缺乏可能与摄入不足(如婴儿喂养不当,未及时添加富含叶酸的辅食等)、吸收不良或需要量增加等因素有关。测定血清叶酸水平有助于诊断巨幼细胞贫血等因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

六、其他相关检查

1.红细胞酶测定

对于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时,通过红细胞酶测定可发现G-6-PD活性降低等情况。小儿如果存在先天性红细胞酶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通过红细胞酶测定可以明确病因,不同类型的红细胞酶缺乏症在小儿中的表现和诊断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测。

2.Coombs试验

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当小儿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Coombs试验呈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小儿中也可能发生,通过Coombs试验可以明确诊断,医生需要根据小儿的临床表现等情况考虑进行该项检查以辅助诊断贫血类型。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大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四类,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脸上皮肤发黄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脸上皮肤发黄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胆红素水平升高:当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导致皮肤发黄,这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囊问题或溶血性疾病等引起的。 2.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或营养素,如维生素A、E、B12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发黄。 3.皮肤疾病:某些皮肤疾病,如黄疸、黄褐斑、白癜风等,可能导
脚趾甲变白是什么原因?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脚趾甲变白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导致脚趾甲变白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种感染通常由霉菌引起,会导致指甲变色、变厚、易碎,并可能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块。 2.营养不良: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B12或铁,可能影响指甲的健康,导致指甲变白。 3.银屑病:
为什么夏天也长冻疮?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夏天也会长冻疮,医学上称为“夏季易发冻疮”或“非冻结性冷伤”。以下是关于夏天长冻疮的原因和相关建议: 1.原因: 肢端血液循环不良:夏天时,人体的血管会扩张,以帮助散热。然而,对于一些存在肢端血液循环不良问题的人来说,血管不能及时收缩,导致血液在肢端积聚,容易引发冻疮。 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尽管是夏天
指甲上有黑色竖线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指甲上出现黑色竖线可能是甲母痣、甲下出血、黑色素瘤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甲母痣 甲母痣是一种痣细胞位于甲板和甲床的交界部位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甲板上出现一条或多条纵行的黑线,颜色可呈棕色、黑色或蓝色。甲母痣恶变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如果黑线
小儿贫血需要治疗吗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和原因。一般来说,轻度贫血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而中重度贫血则需要积极治疗。 轻度贫血的小儿,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贫血状况,如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等因素对贫血的影响。 然而,对于中重度贫血的小
脸部有白块
郎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脸部有白块通常与微量元素缺乏、贫血、蛔虫病、花斑糠疹、白癜风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原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B12参与了DNA合成和神经系统功能。其缺乏可能导致色素沉着不均匀,从而可出现白斑。 可以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猪肉、牛肉、羊肉等,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小儿贫血怎么治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治疗方法为明确病因、补充造血原料、输血治疗、支持治疗等。 1.明确病因 这是治疗贫血的关键。首先要明确导致贫血的原因,如营养不良、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2.补充造血原料 对于营养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需要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缺铁性贫血应补充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
小儿贫血标准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标准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新生儿,血红蛋白低于145g/L可诊断为贫血;1-4个月婴儿血红蛋白低于90g/L;4-6个月婴儿血红蛋白低于100g/L;6个月至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6-14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20g/L。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造血功能逐渐完善,但如果存在营养
小儿贫血吃什么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可以吃富含铁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 1.富含铁的食物 比如动物肝脏(猪肝、鸡肝等),其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有红肉(如牛肉、羊肉),其铁含量也较高。通过补充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缓解贫血症状。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如下: 1.新生儿期 血红蛋白低于145g/L可诊断为贫血。这是因为新生儿期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血红蛋白值会与其他年龄段有所不同。 2.1-4个月婴儿 血红蛋白低于90g/L应考虑贫血。此时婴儿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对铁等造血物质需求较大,容易出现贫血。 3.4-6个月至儿童期 血
贫血纠正后可以立即停药吗
王玉红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贫血纠正后不建议立即停药的,如缺铁性贫血,在系统补铁治疗情况下,3周左右可达到正常水平,但仍需维持治疗4到6个月后才能停药。如果患者贫血纠正后仍消化不良、慢性失血等情况没有改善,在停药后一段时间仍是可以反复贫血,因此建议补铁治疗的同时,治疗胃肠道疾患及慢性失血的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在血象恢复后,仍维持一段时间的叶酸及维生素
小儿贫血的原因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三甲
儿童贫血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第二、溶血性贫血;第三、失血性贫血。小儿贫血的原因,第一、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导致,主要是缺乏造血原料,比如营养性的铁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6缺乏、铜缺乏、维生素C缺乏、蛋白质的缺乏等。其中铁的缺乏会导致出现缺铁性贫血,而且在婴幼儿中的发
小儿贫血的症状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的症状与病因、贫血的程度、贫血的急慢性有关,急性贫血,比如急性出血或溶血,即使检查是轻度贫血,也可以引起严重的症状,甚至休克。慢性贫血,如果器官代偿功能比较好,可以没有症状,只有非常严重的才会出现。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所以贫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器官缺氧,一般表现是皮肤、脸色和眼睑、指甲等处出现苍白,重度甚至出现蜡黄色。时间长
孕妇贫血不能低于多少
王芳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孕妇血红蛋白不能低于11克,因此血红蛋白低于11克就可以确诊为贫血,其中10到10.9克每升为轻度贫血,7到9.9克每升为中度贫血,4.0到6.9克每升为重度贫血。贫血越严重,对胎儿影响也越大,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孕期一旦发现有贫血,一定要通过饮食、药物及时纠正。
小儿贫血吃什么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贫血要看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如果是营养性贫血,一般需要补铁。因为营养性贫血里面除了缺铁,还有其他的蛋白质、维生素B12或者是叶酸,所以主张多吃含铁食物,比如猪血、猪肝、鸡血、鸭血等。同时,也要多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一些苹果、橙汁等维C含量高的水果或者是蔬菜。另外,还要尽量补充一些高蛋白饮食。如果有维生素B12缺乏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
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我国小儿血液会议,建议血红蛋白,新生儿期为145克每升,1到4个月为90克每升,4到6个月为克每升,5到9个月时为110克每升,5到11岁时为115克每升,12到14岁时为120克每升。如果低于上述指标,就可以诊断为小儿贫血。一旦小儿出现贫血,家长应待儿童前往医院就诊,发现贫血要及时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是治疗贫血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