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对人体多系统有危害,对血液系统可致贫血相关表现加重、影响造血功能;对免疫系统会降低抵抗力、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对消化系统可致消化功能紊乱、影响胃肠道黏膜代谢;对神经系统会影响儿童发育、致成年人功能异常;对心血管系统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孕妇缺铁性贫血影响自身及胎儿,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加重各系统不良影响。
一、对血液系统的危害
(一)贫血相关表现加重
缺铁性贫血会使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面部毛细血管丰富,贫血导致面色失去红润色泽;在婴幼儿时期,还可能表现为甲床、口唇、睑结膜等部位苍白,这是由于这些部位的组织较薄,贫血时更容易显现出苍白的状态。而成年人可能会感觉自身活动耐力下降,像原本能轻松爬几层楼梯,患病后爬一层就会感觉气喘吁吁,这是因为身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了运动功能。
(二)影响造血功能进一步发展
长期缺铁性贫血会干扰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需要铁元素来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缺铁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会受到影响,使得红细胞的生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例如,红细胞可能会变得体积变小、形态异常,成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这种异常的红细胞在血管中流动时,可能会增加血管的阻力,影响血液循环。
二、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一)降低机体抵抗力
铁元素参与了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和免疫因子的合成。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免疫功能会受到损害,表现为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病原体的侵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缺铁性贫血的影响下,患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比如经常反复出现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受到影响,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成年人也会比正常人群更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等,一旦感染,病情可能也会相对较重,恢复时间较长。
(二)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缺铁时,T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其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也下降,使得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整体削弱了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三、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一)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患者会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这是因为缺铁影响了胃肠道黏膜的功能,使得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儿童可能会出现挑食、厌食的情况,长期如此会影响营养的摄入,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成年人则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因为胃肠道黏膜的营养供应不足,其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干扰。
(二)影响胃肠道黏膜代谢
胃肠道黏膜的更新速度较快,需要铁元素来参与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缺铁时,胃肠道黏膜的代谢受到影响,黏膜变得萎缩、变薄,屏障功能减弱。这不仅会加重消化不良等症状,还会使胃肠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侵袭,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利于缺铁性贫血的纠正。
四、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一)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受影响
对于儿童来说,缺铁性贫血会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铁元素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种酶和神经递质合成所必需的物质。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阶段,神经系统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缺铁会导致神经髓鞘形成障碍,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儿童可能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表现为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正常儿童落后,对周围事物的反应能力下降;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干扰,影响了儿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
(二)成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成年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于脑部供氧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长期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情况,因为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干扰了神经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功能。例如,工作中可能会发现自己记忆力下降,很难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务,情绪也可能变得容易焦虑、抑郁等。
五、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一)加重心脏负担
缺铁性贫血时,为了满足机体各组织器官的供氧需求,心脏会代偿性地增加收缩频率和收缩力度,以提高心输出量。长期如此,心脏的负担会明显加重,可能导致心脏扩大,进而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儿童时期如果长期存在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其未来的心血管健康。成年人则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在活动后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因为心脏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来泵血,以供应缺氧的组织器官。
(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缺铁性贫血会使血液的黏稠度发生变化,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影响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效率。血管内的血流阻力增大,心脏需要花费更多的能量来推动血液流动,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血压出现异常波动,比如可能会出现舒张压降低等情况。同时,异常的红细胞在血管中流动时,还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如冠心病等。
六、特殊人群的特殊危害
(一)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缺铁性贫血对其自身和胎儿都有严重影响。对孕妇自身而言,会加重上述各系统的损害,如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等。对胎儿来说,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为胎儿需要从母体获取铁元素来满足自身造血和组织器官发育的需求。缺铁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使胎儿的体重低于正常孕周的胎儿;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胎儿在宫内时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依赖于充足的铁供应。
(二)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缺铁性贫血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因为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贫血导致的心脏负担加重更容易超出其心脏的代偿能力。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能会使老年人原本就存在的认知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出现记忆力严重下降、反应迟钝等情况,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也会进一步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且感染后恢复困难,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