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眼病,分为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三类,有闪光感、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通过眼底检查、眼部B超、OCT诊断,手术可治疗,高危人群定期检查、避免外伤、合理用眼可预防。

一、视网膜脱落的定义

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发生分离的一种眼病。正常情况下,视网膜的这两层紧密贴合,以保证视网膜能够正常接收和传递视觉信号。

二、视网膜脱落的分类及原因

(一)孔源性视网膜脱落

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者。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变长,视网膜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进而导致视网膜脱落。此外,眼部受到外伤、用眼过度等也可能增加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例如,一些剧烈运动,如跳水、拳击等,可能使眼球受到冲击,引发视网膜裂孔,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

好发人群:高度近视者、老年人、有眼部外伤史者等。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延长,视网膜被牵拉,更容易出现变性和裂孔,从而增加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的发生几率;老年人的视网膜退行性变增加了出现裂孔的可能性;眼部外伤会直接损伤视网膜结构,导致裂孔形成,引发视网膜脱落。

(二)牵拉性视网膜脱落

原因:常由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引起,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视网膜表面形成增殖膜,增殖膜收缩时会牵拉视网膜,使其发生脱落。另外,眼部手术史也可能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手术过程中可能形成纤维增生组织,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作用。

好发人群:糖尿病患者、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史者、有眼部手术史者等。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视网膜的血管,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增殖膜的产生;视网膜静脉阻塞会引起视网膜血液回流障碍,进而引发视网膜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增加牵拉性视网膜脱落的风险;眼部手术可能破坏视网膜的正常结构,为纤维增生组织的形成创造条件,从而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落。

(三)渗出性视网膜脱落

原因:多由眼部炎症、脉络膜肿瘤等引起。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会导致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到视网膜下,引起视网膜脱落。脉络膜肿瘤也可因肿瘤细胞的渗出或肿瘤压迫等原因,导致视网膜脱离。

好发人群:有眼部炎症病史者、有脉络膜肿瘤者等。葡萄膜炎患者的炎症反应会影响眼部的液体平衡和视网膜的正常结构;脉络膜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存在,会改变眼部的微环境,容易引发渗出性视网膜脱落。

三、视网膜脱落的症状

(一)闪光感

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到眼前有闪光,这是因为视网膜受到牵拉,刺激了视网膜的神经细胞所致。在孔源性视网膜脱落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早期,闪光感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对于高度近视者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闪光感,应高度警惕视网膜脱落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二)视野缺损

随着视网膜脱落范围的扩大,患者会出现相应区域的视野缺损。例如,视网膜脱落发生在上方,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上方的视野有遮挡感;如果是下方视网膜脱落,下方视野会出现缺损。视野缺损是视网膜脱落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且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视野缺损的范围会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三)视力下降

视网膜是接收和传递视觉信号的重要结构,当视网膜发生脱落时,视觉信号的传递受到阻碍,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视力下降的程度取决于视网膜脱落的位置和范围,若视网膜脱落范围较大,视力可能会明显下降,甚至仅存光感。例如,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患者,如果视网膜裂孔累及黄斑区,视力下降会非常明显,因为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四、视网膜脱落的诊断方法

(一)眼底检查

直接眼底镜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视网膜的情况,查看是否有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迹象等。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借助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它可以更全面、清晰地观察视网膜的周边部等部位,有助于发现较小的视网膜裂孔和早期的视网膜脱落。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仔细观察视网膜的色泽、形态以及是否有脱离的迹象等。对于高度近视患者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非常重要,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视网膜脱落。

(二)眼部B超检查

眼部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视网膜的结构,对于诊断视网膜脱落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够明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增殖膜等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不适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的患者,眼部B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例如,一些患有严重白内障的患者,散瞳眼底检查较为困难,眼部B超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准确判断视网膜的情况。

(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CT能够提供视网膜的断层图像,高分辨率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有助于精确诊断视网膜脱落的层次和程度。它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情况,对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中,OCT常常与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联合使用,以提高视网膜脱落诊断的准确性。

五、视网膜脱落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巩膜扣带术:适用于一些较简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落。通过在眼球外放置硅胶垫等,使视网膜裂孔处的视网膜与脉络膜贴合,从而封闭裂孔,促进视网膜复位。这种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对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裂孔效果较好。对于一些年轻、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巩膜扣带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复杂的视网膜脱落,如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合并严重玻璃体混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等,通常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术。该手术可以清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并根据情况进行视网膜复位操作,如填充硅油或气体等,以帮助视网膜重新附着。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落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六、视网膜脱落的预防

(一)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高度近视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的病变,如视网膜裂孔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老年人也应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退行性变的风险增加。有眼部外伤史者在伤后也应及时进行眼部检查,排查视网膜损伤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因为高血糖容易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通过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脱落的发生。

(二)避免眼部外伤

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等,应注意保护眼睛,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护目镜等,以减少眼部外伤的发生几率。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一旦发生眼部外伤,应立即就医检查,确保眼部结构的安全。

(三)合理用眼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尤其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用眼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做眼保健操或向远处眺望,缓解眼睛疲劳。对于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等,因为这些运动可能导致眼球受到较大冲击,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合理用眼不仅可以保护眼睛的屈光状态,还能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即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指眼睛中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之间发生分离,此病发生的概率比较低,根据病因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视网膜脱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可能是因为高度近视、高血压以及猛烈的撞击造成的,或者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内多次手术以及遗传等原因造成的,可能会表现出视力下降、眼球震颤以及眼压下降等表现。
视网膜脱落一个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考虑是属于可以的,你可以及时的看医生定期检查,不过也是可能会反复发作的,因此不要担心的啊。视网膜脱离建议尽早治疗,时间一长,视力的恢复就差了,但不治的话,除了失明,还会眼球萎缩,建议中医治疗调理。
怎么才知道视网膜脱落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可以经过自检的方式进行判断视网膜是否脱落,如果表现出了视野模糊或者有闪光感以及视力遮挡的现象,就有可能是视网膜脱落造成的。也可以让医生观察进行判断,还可以到眼科医院借助专业的医用器材进行科学检测。若是网膜脱落,一般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修补视网膜,还可以配合使用抗炎类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病情恢复
怎么判断视网膜脱落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比较早期和明显的症状是眼前突然表现出黑影,这种黑影往往是固定在某个方位,并不在眼球里边飘动,这种情况多半是表现出了视网膜脱落,发生这种状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里去做散瞳眼底检查,经过直观的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脱落的方位、面积范围以及造成视网膜脱落裂孔的位置。视网膜脱落已经发生了就得手术治疗,
,怎么样才知道是视网膜脱落呢?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早期症状有以下几种:一、飞蚊和闪光:表现出最早。中老年人特别是高度近视眼病人,突然表现出大量飞蚊、某一方位持续闪光时,应警惕视网膜脱落的可能。二、中心视力下降:后极部的视网膜脱落,视力急剧下降。周边部初脱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同样在高危病人有视力下降时应详细检查眼底。三、视物变形
揉眼睛会导致视网膜脱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揉眼睛几乎是不会导致视网膜脱落的,视网膜的脱落主要是与外伤有关,例如眼睛受到撞击或者是震动等。一般正常的揉眼睛是不会导致视网膜脱落的。但是在揉眼睛时要注意力道,尤其有视网膜病变以及潜在的视网膜病变的人群需要注意,平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于劳累,避免用力排便。如果有视物缺损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揉眼睛会导致视网膜脱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揉眼睛一般不会导致视网膜脱落,引起视网膜脱落主要是与外伤、遗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葡萄膜炎、眼部的手术操作等有关。因此正常的进行揉眼睛不会影响视力。但是要注意力道,尤其有视网膜病变以及潜在的视网膜病变的人群需要注意,平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于劳累,避免用力排便。如果有视物缺损的情况需要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即视网膜脱离,如果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该要卧床休息,保持体位,并随时观察视力与眼压的变化。如果出现眼胀或者其他的不适感,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可以使用降低眼压的药物治疗。另外,如果是做了内路性玻璃体切除手术,由于眼内填充了硅油或者气体,术后应该注意保持头低位,睡觉时可以采取俯卧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及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第一、眼睛在外伤的作用下,造成的视网膜脱落。第二、炎症引起的视网膜脱落,比如葡萄膜炎、脉络膜炎、巩膜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第三、疾病因素,比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视网膜脱落的症状:视野部分缺失、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力丧失等症状。当视网膜脱落后,建议
视网膜脱落是小手术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视网膜脱落不属于小手术。因为视网膜脱落手术较复杂,手术中通常需要使用填充惰性材料,例如硅油、惰性气体等;其次,视网膜脱落属于眼部较严重的病变,不及时进行干预可能使患者出现失明的现象。但是部分视网膜脱落的患者刚发病及时就医,此时脱落的范围较小,只需要激光封闭裂孔即可,这种激光手术治疗属于小手
视网膜脱落可以治愈吗
于洁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离总体上说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而且手术成功率比较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视网膜脱离都可以治愈。视网膜脱离手术最后效果如何,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取决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如脱离范围、脱离部位、脱离时间长短,当然和医院设备条件、医务人员也有一定关系,现在很多医院都具备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设备和技术。所以视网膜脱离虽然在眼科是一种比较严重疾病
视网膜脱落有什么症状
仇长宇 副主任医师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三甲
视网膜脱落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常见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早期患者会出现前驱症状,包括散光、飞蚊、闪电感。当视网膜完全脱落后,患者会出现黑影遮挡、视力降低,且症状逐渐加重。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视力。
视网膜脱落的症状有哪些
陈震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离是我们眼科的一个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因此它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它早期最主要的一些症状,眼前出现黑影或者是漂浮物、闪光感,或者有局部的视野的被遮挡掉。随着网脱范围的扩大,甚至它波及到黄斑区的时候,患者的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可以只有光感的存在。它脱离的范围由局限性脱离至视网膜全脱离,然后随着它脱离范围的扩大,患者的视
如何判断自己视网膜脱落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要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视网膜脱落,主要是根据发病时的典型症状来进行:第一、患者会出现无痛性的视力下降、视野缺失、看东西变形等。第二、患者在视网膜脱离发生时,会出现眼部强烈的闪光感。第三、患者看东西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局限性的视野缺损,以及视野中,部分区域扭曲和变形等。
视网膜脱落手术要住院几天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视网膜脱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复位视网膜,一般需要住院五到七天左右。通常在住院的第一天,需要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并且还要做心电图、胸片等,排除不适合立即手术的疾病,同时也要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查明视网膜脱落的范围以及视网膜裂孔所在的位置,第二天再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要观察三到五天左右,如果恢复顺利,患者即可出院
视网膜脱落手术要几天
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做完视网膜脱落手术之后,一般需要住院一到两周,平均需要十天左右。回到家里以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休养和恢复,大概需要三到六个月以上。所以整个视网膜脱落手术之后所需要的恢复时间比较长,不像其他眼科手术可以很快恢复。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以后,一定要安排好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