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症状多样,包括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下表现有差异)、血尿(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下表现不同)及其他症状(排尿困难、下腹部不适,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下表现有别)。
一、膀胱刺激症状
1.尿频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相对少见。一般来说,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腺性膀胱炎患者会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的情况,可能白天排尿可达10次以上,夜间也会有2-3次甚至更多的排尿次数。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受到病变刺激,导致膀胱感觉过敏,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患者产生尿意。
性别因素: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但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易出现尿频症状。女性在患病后,尿频症状可能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影响睡眠、工作效率等。
生活方式:长期饮水过少、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尿频症状。如果患者本身有腺性膀胱炎,再加上平时饮水少,尿液浓缩,对膀胱黏膜的刺激进一步增强,尿频会更加明显;而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处于过度充盈状态,也会加重膀胱黏膜的刺激,导致尿频加重。
病史:如果患者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病史,可能会增加腺性膀胱炎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可能使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膀胱刺激症状更加明显。例如既往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膀胱黏膜已经处于相对敏感的状态,再发生腺性膀胱炎时,尿频等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更为严重。
2.尿急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的患者尿急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不能很好地表达尿急,但会出现突然想要排尿且难以控制的情况,可能会在不适当的场合突然出现急迫排尿的行为。成人患者则会明显感觉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常常需要尽快找到厕所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性别方面:女性尿急症状可能相对更为突出,这与女性的生理结构以及尿道较短等因素有关。女性在有尿急症状时,往往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寻找排尿场所,否则可能会出现意外排尿的情况,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尿急症状。当患者处于过度劳累状态时,身体的神经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膀胱的控制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加重尿急;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也可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使尿急症状更加明显。
病史: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神经系统对膀胱的调节功能障碍而更容易出现尿急症状。例如有脊髓损伤病史的患者,由于脊髓损伤影响了神经传导,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尿急且难以控制的情况。
3.尿痛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可能不会准确描述尿痛,但会表现出排尿时哭闹、不安等异常行为。而成人患者则会明确感到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域有疼痛不适的感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表现为刺痛,有的则为灼痛等。
性别因素:男性和女性尿痛表现相似,但女性尿道较短,在尿痛时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穿着紧身衣物等可能会加重尿痛的不适感。男性患者如果有前列腺炎等合并疾病,可能会使尿痛症状更为复杂。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尿痛症状会更加明显。例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加重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尿痛症状。
病史:有尿道结石等病史的患者,结石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再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尿痛症状会较为严重。因为结石的存在本身就会刺激尿道黏膜,而腺性膀胱炎又进一步加重了膀胱黏膜的炎症反应,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尿痛明显。
二、血尿
1.肉眼血尿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的患者肉眼血尿表现有所差异。青少年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时,家长可能会比较紧张,需要进一步排查病因。老年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则需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但腺性膀胱炎也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肉眼血尿。例如老年男性患者,本身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较为常见,同时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需要仔细鉴别是腺性膀胱炎还是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引起。
性别因素:女性患者肉眼血尿可能与月经周期等因素有关,如果在非月经期间出现肉眼血尿,更要考虑腺性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而男性患者肉眼血尿需要考虑泌尿系统多种疾病的可能,腺性膀胱炎是其中之一。
生活方式:长期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黏膜轻微损伤,再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可能会诱发肉眼血尿。例如长期进行长跑等剧烈运动的人群,泌尿系统黏膜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等损伤,若同时患有腺性膀胱炎,就容易出现肉眼血尿。
病史:有泌尿系统外伤病史的患者,外伤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组织损伤,再合并腺性膀胱炎时,血尿症状可能会加重。例如有过腰部外伤病史的患者,肾脏或输尿管等部位可能存在潜在损伤,合并腺性膀胱炎后,血尿症状会更为明显。
2.镜下血尿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镜下血尿可能是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表现,由于儿童自身症状表达不明确,往往需要通过尿液检查才能发现镜下血尿。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尿频、尿急等其他症状。老年患者镜下血尿也较为常见,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明确病因,因为老年患者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镜下血尿可能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
性别因素:女性患者镜下血尿可能与妇科疾病等有关联,需要综合判断。例如女性患者同时患有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继发感染,进而合并腺性膀胱炎出现镜下血尿。男性患者镜下血尿则需要考虑前列腺疾病、精囊疾病等多种因素与腺性膀胱炎的关系。
生活方式: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统损伤导致镜下血尿,若患者同时患有腺性膀胱炎,就可能表现为镜下血尿。例如长期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泌尿系统微小血管出血,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就会出现镜下血尿。
病史:有泌尿系统结核病史的患者,结核杆菌可能会侵犯泌尿系统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再合并腺性膀胱炎时,镜下血尿会较为常见。因为结核病变本身就会引起组织的炎症和损伤,与腺性膀胱炎共同作用导致尿液中出现红细胞。
三、其他症状
1.排尿困难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相对少见,但如果是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合并腺性膀胱炎,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例如先天性尿道狭窄的儿童患者,合并腺性膀胱炎后,尿道狭窄情况可能会加重,导致排尿困难更加明显。老年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较为常见,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可能会使排尿困难症状更为复杂,因为前列腺增生和腺性膀胱炎都可能影响尿液的排出。
性别因素:女性患者排尿困难相对男性较少见,但如果存在膀胱颈硬化等情况合并腺性膀胱炎,也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女性膀胱颈硬化可能会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再加上腺性膀胱炎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和痉挛,会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合并腺性膀胱炎时容易出现排尿困难。例如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缺乏运动,盆腔血液循环不畅,膀胱功能受到影响,再加上腺性膀胱炎的存在,就可能出现排尿困难。
病史: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例如帕金森病患者,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控制失调,合并腺性膀胱炎时,排尿困难会更为严重。因为神经系统疾病已经影响了膀胱的正常神经调节,腺性膀胱炎又进一步加重了膀胱的病变,导致排尿困难难以缓解。
2.下腹部不适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患者都可能出现下腹部不适,但儿童患者可能不能准确表达下腹部不适的具体感受,往往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人患者则会明确感觉到下腹部有坠胀、隐痛等不适感觉,这种不适可能会在排尿前后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
性别因素:女性患者下腹部不适可能与妇科疾病相关,例如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合并腺性膀胱炎时,下腹部不适会更为明显。因为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和泌尿系统相邻,妇科炎症容易蔓延至泌尿系统,与腺性膀胱炎共同引起下腹部不适。男性患者下腹部不适可能与前列腺炎等疾病有关,合并腺性膀胱炎时,下腹部不适会综合两者的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会导致下腹部肌肉紧张,合并腺性膀胱炎时,下腹部不适会加重。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精神紧张导致下腹部肌肉持续紧张,再加上腺性膀胱炎引起的膀胱炎症,会使下腹部不适更加明显。
病史:有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肠道病变可能会累及泌尿系统,合并腺性膀胱炎时,下腹部不适会更为复杂。例如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肠道炎症可能会波及泌尿系统,与腺性膀胱炎共同导致下腹部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