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相关红点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的针尖至黄豆大小出血点或瘀斑,按压不褪色,且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白血病红点初期多为鲜红色针尖样瘀点,直径约1-2毫米,后期可能融合成片状紫癜,颜色转为暗红或黄褐色。这类红点多因白血病细胞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异常,使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出至皮下形成。其分布无明显区域规律,常见于四肢、躯干及黏膜部位,如口腔上颚、牙龈、鼻腔等,刷牙时易出现牙龈渗血,鼻腔出血常为双侧前鼻孔渗血且止血困难。
若发现不明原因红点持续增多,或伴随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反复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排除白血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