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注重营养支持与日常护理,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维生素及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西蓝花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及血钙水平,预防感染、贫血等并发症,保持适度活动以维持骨密度。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手段,常用方案包括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等化疗方案,以及达雷妥尤单抗等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这些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需定期评估疗效并调整剂量,注意预防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等副作用。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辅助缓解症状,如局部放疗用于控制骨痛或脊髓压迫,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减轻骨质破坏;双膦酸盐类药物静脉滴注可抑制骨吸收,预防病理性骨折;疼痛管理还可采用热敷、冷敷或适度按摩,但需避免直接按压病变部位,防止骨折风险。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常用八珍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补益气血、滋阴补肾,配合针灸足三里、肾俞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大椎、命门等穴位温通经络、缓解疼痛。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特定并发症,如椎体成形术可向塌陷椎体注入骨水泥稳定结构,迅速缓解疼痛;病理性骨折内固定术通过钢板或髓内钉重建骨骼稳定性;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关节严重损毁病例。术后需结合放疗或靶向药物降低复发风险,并长期使用骨改良药物促进愈合。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及疾病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肾功能及影像学变化。若出现骨痛加重、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