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可能有肿块结节、口腔黏膜颜色改变、疼痛或不适感、口腔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一.早期症状
1.肿块结节
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结节是口腔癌常见早期表现,多发生在牙龈、颊黏膜、舌缘等部位。这些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晰,按压时可能无明显疼痛,且短期内会逐渐增大,部分结节表面可能伴随轻微破溃,愈合缓慢,需与普通口腔溃疡或炎症性肿块区分。
2.口腔黏膜颜色改变
正常口腔黏膜呈粉红色,如果出现颜色异常改变需警惕口腔癌。常见表现为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红色斑块,或红白相间的斑块,其中红斑癌变风险较高。这些异常黏膜区域通常无明显不适感,但会持续存在且逐渐扩大,无法通过普通口腔护理或药物缓解。
3.疼痛或不适感
早期口腔癌可能引发轻微疼痛或不适感,多表现为口腔内持续的灼痛感、刺痛感,或进食、吞咽时出现轻微异物感。这种疼痛通常不剧烈,容易被误认为是口腔溃疡、牙龈炎等问题导致,但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两周且无缓解,或逐渐加重,甚至放射至耳部、颈部,需高度警惕癌变可能。
4.口腔功能障碍
口腔癌早期可能影响口腔正常功能,如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时食物通过咽喉不畅,需用力吞咽;或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因口腔内病变影响舌头、颊部运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张口困难,张嘴幅度逐渐减小,影响进食与口腔清洁,这些功能障碍会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
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口腔癌早期及部分中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核心目的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口腔正常功能与外观。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选择局部切除、舌部分切除、颌骨切除等术式,如果肿瘤已侵犯颈部淋巴结,还需同步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以降低复发风险。
2.放疗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抑制癌细胞生长,常用于口腔癌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的患者。对于肿瘤体积较大、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的患者,可在术前进行放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如果存在肿瘤残留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放疗可进一步清除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率;部分晚期患者也可通过放疗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3.化疗
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全身范围内的癌细胞,多用于口腔癌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也可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形成综合治疗方案。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口腔癌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进行的精准治疗,相比化疗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具针对性。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等,可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癌细胞增殖与转移,也应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