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止痒可通过皮肤保湿护理(选成分简单无刺激含甘油等的医学保湿剂多次涂抹患处及干燥部位)、避免搔抓刺激(转移注意力等克制抓挠防破损感染)、穿着宽松柔软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药物止痒有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按部位选强度注意不良反应)、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用于禁忌部位有刺激症状),系统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儿童优先非药物措施、谨慎用药,孕妇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老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皮肤耐受性等。
一、非药物止痒措施
1.皮肤保湿护理: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保湿是基础止痒措施。选择成分简单、无刺激的医学保湿剂,如含甘油、尿囊素等成分的产品,每日多次涂抹于患处及全身干燥部位,保持皮肤水分,缓解因干燥引起的瘙痒。例如,凡士林软膏具有良好的封闭保湿作用,可在洗浴后皮肤湿润时使用,增强保湿效果。
2.避免搔抓刺激: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剧瘙痒。应教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克制抓挠行为,如佩戴手套、定时修剪指甲等,防止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
3.穿着舒适衣物: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易摩擦皮肤的材质,减少衣物与皮肤的摩擦刺激,从而降低瘙痒感。
二、药物止痒干预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作用,是银屑病止痒的常用药物。根据皮损部位、严重程度等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如面部、颈部等薄嫩部位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而肥厚斑块状皮损可选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间擦部位等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的部位,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发挥止痒作用,且相对不易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但可能有局部灼热感等刺激症状。
2.系统药物
抗组胺药物: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剂型,并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需考虑药物代谢减慢及可能的心血管等系统影响,谨慎用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银屑病患者止痒时应优先选择温和的非药物措施,如加强保湿等。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等刺激性强的药物,抗组胺药物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2.孕妇患者:孕妇止痒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外用药物可选择相对安全的保湿剂及弱效糖皮质激素等,系统用药需经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使用抗组胺药物等。
3.老年患者:老年银屑病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止痒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避免同时使用可能引起嗜睡的抗组胺药物与其他中枢抑制剂等,外用药物也需关注皮肤耐受性及可能的全身吸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