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诱导排尿法(听流水声、热敷按摩)和导尿术(间歇性导尿适用于膀胱功能障碍者,留置导尿用于急性尿潴留但不宜过长);药物治疗中α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受体松弛平滑肌改善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M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缓解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尿潴留相关症状。
一、非药物治疗方式
(一)诱导排尿法
1.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让患者听潺潺流水声,部分患者可因此引发排尿反射从而排尿。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适用,尤其适用于因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导致尿潴留的人群,原因是心理因素可能干扰正常的排尿反射,而流水声的刺激有助于打破这种干扰。
2.热敷、按摩:
热敷:用温热的毛巾等敷于下腹部膀胱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括约肌痉挛,帮助排尿。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热敷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局部状况;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情况导致尿潴留时也可考虑。
按摩:按摩下腹部,由外向内、由上向下轻轻按摩,可辅助膀胱排空。对于能够配合的患者均可采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给患者造成不适。
(二)导尿术
1.间歇性导尿:
适用于脊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管理膀胱功能的人群。通过定期间歇性导尿,可帮助维持膀胱的正常容量和压力,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其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膀胱功能失调,间歇性导尿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
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操作手法和深度等。
2.留置导尿:
用于急性尿潴留患者,迅速缓解尿潴留症状。但留置导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留置导尿期间更要加强尿道口的护理,预防感染;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时要注意尿管的固定等,避免尿管移位等情况发生。
二、药物治疗
(一)α受体阻滞剂
1.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膀胱颈部、前列腺包膜、前列腺基质中的α受体,松弛平滑肌,降低尿道阻力,从而改善排尿困难。
2.适用人群:适用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患者,尤其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可考虑使用,但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等情况,比如严重低血压患者等应慎用。
(二)M受体拮抗剂
1.作用机制: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增加膀胱容量,缓解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对因膀胱过度活动导致的尿潴留可能有一定作用。
2.适用人群:对于膀胱过度活动引起尿潴留的患者适用,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考虑,但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口干等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耐受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