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引发因素包括局部因素(如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鼻腔及鼻窦慢性炎症、鼻腔结构异常)、全身因素(如全身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和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变化)。
一、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
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若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或治疗不规范,急性鼻炎可能反复发作,炎症持续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逐渐演变为慢性鼻炎。例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易患急性鼻炎且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更易发展为慢性鼻炎。
2.鼻腔及鼻窦慢性炎症
慢性鼻窦炎时,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鼻腔黏膜,可引发慢性鼻炎。例如,患有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鼻窦内的炎症因子不断释放,影响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纤毛运动障碍、血管扩张等,进而引发慢性鼻炎。
3.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会改变鼻腔的正常通气和引流,使鼻腔一侧长期受到气流冲击及刺激,鼻黏膜容易发生炎症反应并难以恢复,从而引发慢性鼻炎。比如,一些成人因先天性鼻中隔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鼻中隔偏曲,长期受此影响易患慢性鼻炎。
二、全身因素
1.全身慢性疾病
贫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鼻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慢性炎症。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鼻黏膜的防御能力降低,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慢性鼻炎。
2.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可影响鼻黏膜的正常功能。维生素A缺乏时,鼻黏膜上皮发生鳞状化生,鼻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血管的韧性和弹性,导致鼻黏膜容易出血、水肿,进而引发慢性鼻炎。儿童若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良,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3.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鼻黏膜水肿。甲状腺激素缺乏会使机体代谢率降低,鼻黏膜细胞代谢减缓,水分潴留,导致鼻黏膜肿胀,长期可引发慢性鼻炎。女性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内分泌变化较大,也可能出现鼻黏膜充血、肿胀等情况,若长期不恢复则可能发展为慢性鼻炎。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长期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可直接刺激鼻黏膜,损伤鼻黏膜的纤毛系统,导致鼻黏膜的防御功能受损,引发慢性鼻炎。例如,生活在重工业城市或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患慢性鼻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2.温度、湿度变化
温度骤变或湿度过低、过高的环境都可能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寒冷空气刺激可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湿度过低时,鼻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受限,容易导致鼻腔感染;湿度过高则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增加鼻黏膜感染的机会,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易引发慢性鼻炎。



